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08 17:40:29
每日經濟新聞 趙鑫 每經編輯 趙博淵
成都經開區汽車堆場 圖片來源:劉斌 攝
在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總裝車間,平均不到一分鐘,便有一輛捷達品牌新車駛下生產線;十多公里之外,一輛輛滿載東風雪鐵龍凡爾賽C5 X的貨車緩緩駛出神龍汽車成都工廠,奔赴全國各地銷售點,甚至踏出國門、走向世界……近日,隨著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吹響六大功能片區共進共興的沖鋒號,作為龍泉驛最具競爭力的產業核心功能區,龍泉驛汽車城片區推進“制造強區、開放高地”的步伐再次加快。
縱觀龍泉驛汽車城片區全域,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東風神龍、沃爾沃、吉利……一顆顆潛力“新星”星羅棋布。汽車產業作為該片區的主導產業,全年整車產量超100萬輛、產值突破2000億元,是龍泉驛經濟發展名副其實的“主引擎”。
據悉,汽車城片區現有工業企業超2000家,規上工業企業約400家。已聚集整車企業10家,零部件企業500余家,是全國重要的汽車制造基地。2022年,汽車城片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012億元,工業增加值約900億元,約占全省5%、全市18%,規上工業增加值總量排名西部市轄區第一,規上工業利稅總額預計達到480億元,總量排名西部地區第一。
根據龍泉驛區產業發展最新規劃,汽車城片區將圍繞“制造強區”戰略,依托成都經開區汽車產業規模優勢,中法生態園、中德智能網聯汽車四川試驗基地等智能汽車技術支撐,航天七院總部高端航天裝備基礎和中創新航、億緯鋰能、福能總部等重大新能源產業項目,高質量構建區域汽車智能制造、航天裝備、綠色低碳三大科創平臺,發展綠色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航天裝備、食品醫藥制造三大支柱產業,建設成渝制造業高地和對外開放高地。推動汽車制造、航天裝備、食品醫藥三大支柱產業形成千億級規模,力爭到2026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
龍泉驛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當前龍泉驛六大功能片區共進共興的浪潮下,龍泉驛汽車城片區將重點圍繞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航天裝備、食品醫藥等,建立“六個一批”項目庫,大力推進片區生產生活配套項目和城市有機更新項目,以即將啟動的片區一季度項目集中簽約和開工儀式為契機,吹響打造產業布局清晰、城市形態優美、識別度高的現代產業園區號角。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