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每經熱評丨遏制異常交易等行為 證券公司可發揮更大作用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6 23:04:05

每經特約評論員 熊錦秋

證監會1月13日宣布,于近日發布《證券經紀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3年2月28日起施行。《辦法》從經紀業務內涵、客戶行為管理、具體業務流程、客戶權益保護、內控合規管控、行政監管問責六個方面作出規定。筆者認為,《辦法》的出臺,有利于證券公司規范開展證券經紀業務。

證券法第120條規定,經證監機構核準,證券公司取得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可以經營證券經紀等業務;除證券公司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證券經紀等業務。《辦法》第二條再次強調經紀業務屬于證券公司的專屬業務,證券公司經營證券經紀業務需取得證監會核準;同時對證券經紀業務作出明確定義,是指開展證券交易營銷,接受投資者委托開立賬戶、處理交易指令、辦理清算交收等經營性活動。

本世紀初,個別地方曾發生證券黑市事件,有的非法機構并未將客戶委托單傳入證交所進行交易撮合,而是直接將客戶委托單對沖、對賭,屬于“假股市、假報單、假成交、真詐騙”。依照《辦法》規定,非法機構從事證券經紀業務,或者證券公司未經證監會核準從事經紀業務,均屬違法違規,相關活動均屬非法證券活動,屬于執法部門打擊對象。對證券經紀業務的上述定義,有利于防止非法證券活動以其他變種形式死灰復燃。

值得關注和肯定的是,《辦法》督促證券公司嚴格落實交易管理職責,包括強化事前交易指令審核,投資者資金不足的,不得接受其買入委托;強化事中交易監測監控,做好對異常交易行為監測;切實履行事后報告職責,證券公司發現異常交易線索的,應當核實并留存證據,及時向證券交易場所報告。這些規定,有利于從源頭抑制和打擊異常交易等行為。

投資者成千上萬,真正了解投資者的,是其開戶的證券公司。因為證券公司為投資者開戶,需充分了解投資者的身份、財產與收入狀況、證券投資經驗等信息。能事前、事中掌握投資者交易行蹤的,也非證券公司莫屬。防范和打擊異常交易、違法違規交易,應該說證券公司可發揮更大作用。

證券公司作為交易所會員,是否有權在事前阻止客戶的涉嫌異常交易行為,答案是肯定的。比如2007年深交所《會員客戶交易行為管理指引》第八條規定,會員應當在證券交易委托代理協議中與客戶約定,如果客戶違法違規使用賬戶,或存在嚴重影響正常交易秩序的異常交易行為,會員可拒絕客戶委托,或終止與客戶的證券交易委托代理關系。這屬于一種權利與責任的民事約定,追求的是市場公共利益。

當然,會員(證券公司)對客戶采取事前監控阻斷交易,不排除會招致客戶的投訴甚至民事索賠。對此,法律應該為會員提供相應支持,比如在證券法中可規定,會員若為維護證券市場正常秩序而拒絕客戶委托的,可豁免民事責任。

另外,無論證券公司是事前、事中、事后對客戶異常交易行為進行監控、舉報,都可能導致客戶資源流失,“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客戶可能在別的證券公司開戶,而堅守正義的證券公司可能面臨一定的利益損失,這或是引導證券公司嚴格落實交易管理職責應該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辦法》規定投資者向證券公司提出轉戶、銷戶的,證券公司應在兩個交易日內辦理完畢。筆者認為,證券公司事前、事中、事后對客戶實施的管理行為,應及時向證交所報告,證交所對該證券公司應予以適當獎勵,同時可將證券公司相關管理信息向全體會員共享。此類客戶若到其他證券公司開戶,其他證券公司在半年之內應予拒絕,若有違反情況,證監部門可予以相應處罰。只有經紀商統一行動,而非相互拆臺搶生意、任由不良投資者選擇經紀商,才能對其形成強大的整體壓力。

總之,證券公司作為對異常交易行為監控、防范的第一道防線,應充分發揮交易管理職責,為此應完善利益關聯機制,激發證券公司交易管理的主動性、積極性,從根本上解決證券公司對客戶交易進行管理的動力問題,才能有效遏制異常交易等行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證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 久久国产精品亚色影院 | 亚洲少妇久久网 | 亚洲综合婷婷网 | 特级黄国产片一级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