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下周,3000點保衛戰又要來了?——道達對話牛博士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5 17:47:45

2022年還剩下最后一周,大盤3000點保衛戰又要來了嗎?該如何應對市場這種降溫態勢?年前還有博弈的機會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風險點?今天,牛博士與達哥就大家關心的話題展開討論。

Upload_1671957026791.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_401716545

來源:微信公眾號“道達號”(微信公號ID:daoda1997)

本周,A股連續5天調整,上證指數周跌幅達3.85%,深證成指周跌3.94%,創業板指數周跌3.69%。盤面上絕大多數板塊本周都是下跌的,只有極個別板塊能維持逆勢飄紅。而市場除了下跌以外,最大的問題是縮量,可以看到,滬深兩市成交金額相較于前幾周明顯下了一個臺階。

2022年還剩下最后一周,大盤3000點保衛戰又要來了嗎?該如何應對市場這種降溫態勢?年前還有博弈的機會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風險點?今天,牛博士與達哥就大家關心的話題展開討論。

牛博士:你好,達哥!說實話,本周大家都是跌得有點麻,實在沒想到,年初跌一波就算了,馬上年底又跌一波,照這樣的節奏,大盤下周又要進行3000點保衛戰了嗎?該如何應對?

道達:的確,本周的A股市場把我也給跌麻了。本以為重要會議之后,能夠消除市場疑慮,重塑市場信心,一改之前偏弱的快速輪動格局,但結局卻出乎所有人預料。事實上,這也正是市場的魅力所在,倘若凡事都能和預判的一樣,那也就不叫市場了。

上證指數周一開盤就跌破了達哥所說的重要支撐位,按照交易規則是要大幅削減倉位的;遵守交易規則的朋友,本周的損失應該是可控的。綜合來看,本周A股連續五天的調整,是有些詭異的。

一般情況下指數中陰線破位下殺都是帶量的,但本周呈現的是罕見的縮量連續調整,這說明疫情因素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很多人都沒精力看盤交易的,段子傳的操盤手都居家休息了,應該不僅僅是段子。因為這一點可以比照港股,從港股本周并沒有下跌就能看出來。

不過,A股這種情況在下周應該會好轉。根據媒體報道:多個城市地鐵客流已經開始恢復,北京地鐵已連續多日增加運力。另外,根據張文宏醫生的研判,預期上海一周內達到感染峰值,全國其他區域下周有望過高峰。從這個角度來說,下周后半周A股有望迎來成交量的回補。

至于下周大盤3000點保衛戰,我覺得可能不見得馬上會見到。因為周四隔夜美股的表現可以說是相當差了,但從周五A股的表現來看,影響很有限,只是小幅低開,隨后震蕩回升,雖然午后市場還有拋壓,但尾盤指數跌幅收窄可以看到有承接盤,最終三大指數都收出帶上影線的假陽線。

指數的這種跌幅相較于外圍市場來說,表現并不弱。如果下方沒有承接盤,放在外圍市場大跌的背景之下,周五大盤應該是很容易就到3000點保衛戰了,但實際情況是A股沒有大跌,滬深兩市個股漲跌幅中位數僅跌0.23%,就足夠說明問題了。

另外從上證指數走勢來說,這種15分鐘級別背離之后又向下延伸的結構,空頭宣泄已接近尾聲,大概率短期還是殺不出力度的,客觀上有反彈的需求存在。基于此,達哥覺得下周初市場反彈的概率比較大,有效期可能會持續2~3天,反彈的高度目前只能最高看到3100點附近。

唯一需要小心的走勢就是,上證指數圍繞這幾天日K線連續重疊的區域繼續震蕩,類似于上證指數9月21日之后的走勢,這很容易演變成為下跌的中繼。

所以,在目前沒有看到指數有明顯走強趨勢的時候,參與交易是要謹慎的,嚴格控制倉位,管住手,只做自己把握比較大的交易,對于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交易,完全可以不做。

牛博士:既然達哥提到了下周短線有博弈的機會,那么博弈的機會可能出現在哪里呢?還是跟隨之前市場的主流方向嗎?

道達:越是縮量越是弱勢的市場格局之下,熱點就越難以切換到其他板塊身上,所以在下周潛在的反彈中,目標仍舊以之前的老熱點大消費和醫藥為主。本周大消費最強的是酒店餐飲,對于這種短期逆勢連續表現的品種,要注意節奏,可能短期還沒調整到位。

醫藥方向即便沒有消息刺激出現大跌,應該說,目前的走勢也是非常符合預期的,以化學制藥為例,目前就是在短期箱體震蕩的下沿附近,要注意這個位置的止跌,是有可以嘗試的機會的。

不過,醫藥股的炒作邏輯,已經從缺藥到防重癥了。呼吸機、血氧儀、ICU,甚至墓地概念,都被資金瘋炒了,給人的感覺有些怪異。但資本市場也不看情懷,從這個角度說,新冠特效藥、ICU概念、呼吸機等板塊,資金可能還會有博弈的機會。

第三個方向就是大金融。一輪下跌之后的普反,以證券為代表的大金融,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要注意這種板塊當下僅僅是做反彈,并不適合“長情”。

另外還有一個方向是數字經濟,自“數據二十條”出來之后,這個板塊應該都是今后乃至明年需要持續關注的方向。

牛博士:周末有幾個重要的消息,比如重要的農村工作會議召開,滬深交易所“組合式”降費,銀保監會鼓勵保險公司加大股票等投資等,如何解讀?

道達:到每年年底,資本市場對農業方向有兩件大事需要陸續關注:一個是12月中下旬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另一個是1月底2月初的“一號文件”,一般都和三農密切相關。

今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于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要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抓緊制定實施方案;要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

消息對農業構成利好。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大概是13.7千億斤,再增產千億斤大概就是7.3%左右的增幅,而今年相比去年增長0.5%,所以千億斤的增產力度還是不小的。糧食增產,其中一個核心領域是轉基因政策的推進。

2022年6月,農業農村部發布試行版的轉基因大豆和玉米審定標準,進一步推進轉基因商業化。按照這個脈絡來看,審定標準出臺后,轉基因離商業化只差通過品種審定、取得生產經營許可證書、上市銷售三個步驟,其中品種審定是關鍵,如果明年農業農村部能審定通過轉基因品種,那么將意味著轉基因商業化正式開啟。結合種植業與林業的長期震蕩結構,一旦有消息刺激,不排除走出持續性的爆發走勢,從這個角度看,明年的轉基因概念值得關注。

滬深交易所周末放大招,暫免收取部分2023年度費用,比如上市初費和年費等。根據機構測算,預計此次“組合式”降費總共讓利超8億元,其中滬市5億元,深市3億元。

這確實屬于是真金白銀的讓利,也算得上實質性的利好,只不過利好只是針對上市公司而言,對于股民的市場信心刺激顯然不夠,利好程度有限。

近期,銀保監會正在抓緊研究謀劃2023年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一系列監管政策措施,包括支持保險資金持續加大資本市場投資力度等。這肯定是好消息,畢竟險資屬于是超級有錢的一類機構了,而且和其目前投入股市的資金相比,潛力很大。

不過,險資要加大股票投資,也不是馬上就能辦到的,而且這很容易讓人想到之前的養老金入市。此番表態,更多的是想給大家樹立市場信心。但說到底,市場信心是靠漲起來的,利好有限。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亚洲gif动图 | 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专区 | 思思热在线视频在线 | 婷婷丁香五月天综合资源网 |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午夜草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