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7 20:48:40
每經編輯 趙博淵
案例圖片 圖片來源:成都芯谷發展服務局提供
位于成都市雙流區的成都芯谷規劃面積37.6平方公里,是全市58個產業功能區之一,是國家級“芯火”雙創基地,是全市電子信息和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的重要承載地,深耕集成電路、高端軟件及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和人工智能4個細分領域。
(一)圍繞“人城產”發展邏輯,塑造產城空間形態。一是立足產業需求編制城市規劃。與同濟規劃設計院合作,高標準完成成都芯谷公園城市示范區規劃和研創城科創空間規劃設計;聘請美國Gensler等機構,高水平完成芯谷加速器等11個項目建筑設計方案,全力打造代表成都科創空間的靚麗名片。二是聚焦科創人群偏好塑造生活場景。針對高端人才品質生活需求,周邊配套海濱城、奧特萊斯等著名旅游商圈和棠湖中學、華西空港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高規格打造雙流體育中心、四川國際網球中心、國家羽毛球四川訓練基地等體育設施,以慢行系統串聯空港中央公園和環城生態公園,構建便捷舒適生活圈。三是立足比較優勢精選產業細分領域。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深度合作,將集成電路作為成都芯谷研創城產業主攻方向,聚焦IC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細分領域,編制產業規劃和路線圖,主動在成渝地區電子信息產業鏈上形成關鍵支撐。
(二)圍繞“新賽道”戰略布局,深化產業強鏈補鏈。一是集成電路領域,引進國家級重大外資項目瓴盛科技,自主研發的SoC芯片JA310和4G智能手機芯片JR510面向全球發布,現已實現規模量產。引進EDA龍頭企業華大九天,擁有全國唯一平板顯示設計全流程EDA系統和唯一模擬IC全流程EDA系統。二是高端軟件及工業互聯網領域,引進中國電子發力金融IT行業的核心企業中電金信,在雙落地全國第二總部項目,該企業已連續3年占據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份額第一位。引進國內領先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中電九天,其“FABOS智能制造管理系統”獲批成都市首批次軟件產品。三是網絡安全領域,引進國內網絡安全行業龍頭企業中國網安,投資60億元建設中國電科(成都)網絡信息安全產業園基地。四是人工智能領域,引進人工智能領域獨角獸企業云知聲,落戶公司西南總部,建設智能工程研究院、人工智能科創孵化器等。
案例圖片 圖片來源:成都芯谷發展服務局提供
(三)圍繞“產學研”深度融合,構建產業創新生態。一是做強科技服務。搭建EDA分時共享、IC全流程測試等公共技術交流中心,引進豬八戒知識產權大數據服務、信通院成渝研究院5G檢測認證和成都市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應用創新推廣等平臺,全生命周期專業化支撐研發創新、技術交易和項目孵化。二是做好人才服務。建成成都芯谷人才綜合服務中心,集成126項服務事項;建設中國科協海智基地,實施建設海外創新資源庫、海智創新聯盟等;與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籌建集成電路、網絡安全、區塊鏈3個產業研究院,精準服務企業人才需求和技術創新。三是做實資金保障。組建中電華登等基金6支,投資46個項目、實際投資50億元,采取“以投代補、投補結合”的方式引進瓴盛科技、云天勵飛、中科芯未來等重大項目。
(四)圍繞“專業化”服務導向,重組政企共營機制。一是實施法定機構改革做優服務。實行“領導小組+發展服務局+專業公司”的高效決策執行機制,市場化招聘“懂產業、懂經濟、懂政策”的技術人才增強專業能力。二是組建專業運營主體。由區屬國有公司與中電光谷合資成立成都芯谷公司,打造“一平臺八中心”公共服務平臺,以商業化邏輯提升研創城載體“投建運管”一體化水平。三是優化營商環境滿足企業多元復合需要。建設企業幸福中心,下沉涉企審批服務事項181項,做優“企業咖啡時”服務品牌,加快扶持政策兌現,探索“項目拿地即動工”工作機制,一站式解決企業訴求。
案例圖片 圖片來源:成都芯谷發展服務局提供
目前,成都芯谷擁有“四上”企業58家、高新技術企業24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家、創新平臺16個。2021年產業規模達到48億元,同比增長18.5%,固定資產投資61億元,全口徑稅收4.8億元。
(一)創新驅動提質產業能級。充分發揮區內高校、中物院銀河·596、成渝信通院等產學研創新資源優勢,用好JMRH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基礎,構建本地微生態,促進產業高附加值環節在雙轉移轉化,鞏固產業鏈韌性和供應鏈穩定性。
(二)場景營造加速產城融合。全面提速成都芯谷研創城建設,加快推動園區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賃住房等基礎設施和公服配套建成投用,定制公交接駁連接地鐵“最后一公里”,引入咖啡店、便利店、健身房、鋼琴博物館等文娛休閑項目,打造宜業宜居的辦公生活新空間。
案例圖片 圖片來源:成都芯谷發展服務局提供
成都芯谷發展服務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