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6 15:36:14
◎花旗銀行表示,英國的財政計劃可能引發英鎊的“信心危機”,英國將發現更難為其赤字融資,這將意味著英鎊更加疲軟。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高涵
英國今年可謂發生了許多“見證歷史”的時刻,先是50多名官員集體辭職“逼宮”前首相鮑里斯,再是在位長達70年的英國女王去世,如今新任首相特拉斯政府在40年來最高的通脹和不斷貶值的英鎊背景下上臺。
而就在倫敦時間9月23日(周五),特拉斯政府上任以來的“第二把火”——50年來最大規模減稅政策,在英國市場掀起了“腥風血雨”——各期限英債收益率直線拉升,英鎊兌美元下破多個關口,續刷37年新低。
英鎊的弱勢仍未結束,北京時間9月26(周一)早盤亞洲交易時段,美元持續走高上破114關口,截至發稿,最高觸及114.69,續刷20年新高。與此同時,英鎊兌美元再度下挫,跌破1.04關口,創歷史新低。
消息面上,在上周五宣布半世紀以來最大減稅方案后,英國首相特拉斯還將在明年推出更多減稅措施。受英鎊走弱影響,截至發稿,港股匯豐控股(00005.HK,股價41.8港元,市值8493億港元)、渣打集團(02888.HK,股價48.3港元,市值1411億港元)均跌超8%。
高盛分析師表示,如果英鎊兌美元貶值,特拉斯將面臨保守黨后座議員反對她減稅。與此同時,市場上的一些人已經在呼吁英國央行采取緊急行動來遏制這種趨勢,這是現代史無前例的行動,可能會加劇恐慌感。
為刺激國內需求,挽救瀕臨衰退的經濟,英國政府在當地時間9月23日(周五)出臺了自1972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減稅措施,價值45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3515億元)。根據該方案,英國將取消上調企業稅的計劃,企業稅將保持在19%這一20國集團最惠水平。此外,該方案還大幅削減了所得稅、購房稅等稅率,并取消了對銀行家獎金的限制。
英鎊兌美元創歷史新低(圖片來源:英為財情)
英國新任財政部長Kwarteng稱,到2026年該減稅措施將總共耗費450億英鎊。英國首相特拉斯此前宣布的對家庭能源賬單的補貼將在未來6個月內花費600億英鎊。
Kwarteng在下議院發表講話時表示,政府希望“以增長為重點”,目標是實現2.5%的中期增長率。Kwarteng表示:“我們認為,高稅收會降低工作積極性、阻礙投資和企業發展。”
不過,不少經濟學家和前英國央行官員并不看好這一計劃。據彭博社,曾供職于英國央行的政策制定者Martin Weale表示,政府的計劃將“含淚收場”。Weale更是直截了當地表示:“對此,投資者應當做空英鎊。”還有經濟學家表示,英國政府的這些措施可能很快就會變得難以承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前任財長Lawson不同的是,新任財長Kwarteng將借入數百億英鎊來資助他的計劃。最新公布的發債計劃顯示,英國本財年計劃發行1939億英鎊的國債,比原計劃多出600億英鎊,超出市場此前預期。彭博社報道中稱,這加劇了人們對已經接近40年高位的通脹和不斷攀升的政府債務負擔的擔憂。
英國政府在上周五公布上述50年最大規模減稅政策后,英國遭遇“股債匯三殺”,英鎊兌美元周五日內一度重挫逾3%,續刷37年新低;英國5年期國債收益率大漲近16%至4.123%,創下史上最大單日漲幅;兩年期英債收益率大漲35.55個基點,逼近4%關口,錄得2009年11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10年期英債收益率漲33.70個基點至3.832%,續刷2010年以來新高。
然而,經過周末的消化后,周一亞洲交易時段,英鎊延續跌勢,亞洲早盤交易時段一度重挫4.6%,最低觸及1.0349,創歷史新低,與美元的平價近在咫尺。消息面上,在上周五宣布半世紀以來最大減稅方案后,英國首相特拉斯還將在明年推出更多減稅措施。
英鎊兌美元于周一亞洲交易時段一度重挫4.6%(圖片來源:彭博社)
花旗銀行表示,英國的財政計劃可能引發英鎊的“信心危機”,英國將發現更難為其赤字融資,這將意味著英鎊更加疲軟。
花旗歐洲外匯策略主管Vasileios Gkionakis在一份報告中寫道,他預計英鎊兌美元未來幾個月將在1.05~1.1區間內交投,但跌向平價的風險已經增加。他指出,“我們認為,在經濟形勢不斷惡化的情況下,英國將發現越來越難以為赤字融資。英國政府當下必須要放棄一些東西,而這個東西最終將是英鎊匯率的大幅走低。”
招商宏觀張靜靜團隊認為,新首相與新財長的寬松財政政策、英國脫歐等因素引發的通脹上行壓力與貨幣貶值對英鎊全球儲備貨幣地位的掣肘,令英央行陷入了“不可能三角”。而新英相的寬松財政政策最終難以走遠。
中金公司認為,減稅會增加財政赤字,加劇市場對英國“財政主導”和通脹風險的擔憂。歷史表明“財政主導”會削弱央行的信譽度,最終引發高通脹乃至惡性通脹。
中金預計,接下來市場將關注英國央行的反應,一種可能是英國央行繼續大幅加息抗擊通脹,比如在下次加息時將加息幅度從50個基點提高至75個基點。這么做能維護信譽,避免英鎊大幅貶值,壞處是增加市場流動性和利率風險,加劇短期資產價格波動。
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也是猛烈地抨擊了該項減稅政策,他表示:“從英國脫歐,到英國央行遠遠落后于通脹形勢,再到現在的這些財政政策,英國將因長期以來推行的最糟糕的宏觀經濟政策而被銘記。”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全球市場研究主管Derek Halpenny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置評郵件中表示,“英國政府的財政計劃的部分內容此前已經被泄露或者預先披露,但一項未事先披露的內容(取消對超過15萬英鎊收入的人群征收45%的高稅率,基本所得稅也從20%降至19%)引起了巨大的利率反應,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市場對英國債務水平可持續性的懷疑繼續下去。”
Halpenny表示,上述消息宣布后,兩年期和5年期英債收益率分別躍升了38個基點和51個基點。“這些巨大的英債收益率波動會破壞英國經濟的穩定、制造不確定性,并從根本上稀釋英國政府財政擴張的影響。”。
Halpenny進一步指出,英國政府周五(公布的財政政策)的癥結是缺乏問責制。英國政府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公布這份財政政策的影響,而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計劃在12月初提供最新的前景展望。“英國政府想要傳達的意思很明顯,其將依賴于經濟增長,而非政府削減支出來解決財政可持續性問題。”
不過,Halpenny對于Kwarteng提出的2.5%中期增長率能否在短期內實現表示懷疑。“英國政府供給側改革的宣布對改變潛在增長率的影響有限,而關于財政可持續性的問題意味著,英國家庭額外的收入可能更多地用于儲蓄,而企業投資的不確定性還將持續存在。”Halpenny補充道。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48653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