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6 19:13:15
每經記者|曾子建 每經編輯|彭水萍
投基Z世代,Z哥最實在。
本周市場先抑后揚,表現著實還是比較精彩。截至周五,滬指創反彈以來收盤新高,基本回到了3月中旬的位置。科創50指數表現稍弱,但也回到了4月初的位置。表現最強的是創業板指數,周漲幅達6.3%,已經回到了3月初的位置。
Z哥注意到,從權重股表現看,走勢最強的無疑是創業板龍頭老大寧德時代(SZ300750,股價563.5元,市值13134億元)。寧德時代本周公布了新產品麒麟電池,股價周漲幅高達16%,6月以來累計漲幅高達38%。前段時間,市場還在關注比亞迪(SZ002594,股價351.05元,市值10220億元)會不會取代寧德時代,成為深市市值最大的公司。如今,比亞迪雖然也進入萬億俱樂部,但卻被寧德時代甩開了3000億元的差距。
基金方面,本周表現最好的多只主動型基金凈值漲幅超過10%,而且基本上都是重倉新能源賽道的基金,太陽能、鋰電池、鋰礦等,都是當下最火的題材。
ETF方面,教育ETF熱度明顯降溫,階段性行情暫時告一段落。上周關注的中概互聯ETF(513050)表現強勢,本周大漲4.91%。周末消息,A股港股ETF買入“互聯互通”大時代,目前陸股通標的有望納入內地市場的80余只ETF,規模將突破6000億元;而對于內地投資者而言,香港市場有望納入6只ETF,規模達3600億港元。
Z哥注意到,下周四(6月30日),2022年上半年即將收官,基金的半年度排名也將落下帷幕,最后這幾個交易日,基金會不會沖刺一波,也值得期待。那么,接下來的一周,哪些類型的產品有望走強?
先看最近一個月表現最強的基金。近一個月以來,股票型基金表現最好的,不再是此前的石油、煤炭等大眾商品ETF,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賽道類基金。漲幅最大的匯添富中證電池主題ETF近一月漲幅高達31.87%。此外,廣發旗下的新能源主題ETF近一個月也漲超30%。另外,東財、泰達宏利、招商等基金公司的新能源主題ETF都出現了近30%的漲幅。相比之下,地產、金融類的產品表現不佳。
混合型基金來看,表現最好的同樣是重倉新能源賽道的產品,表現最強的產品同樣迎來了30%以上的“回血”。
不過,從整個上半年以來的表現看,近一個月表現好,不代表上半年整體表現好。截至周五,今年以來表現最好的產品,依然是萬家基金公司黃海管理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今年以來的收益超過40%,黃海管理的另外兩只產品,萬家新利靈活和萬家精選混合排名混合型第二和第三位,且年內收益都超過30%。另外,年內收益超過10%的產品數量開始逐漸增多。丘棟榮管理的中庚價值品質,目前年內收益12.96%。沈犁管理的財通新視野靈活配置,年內收益也超過10%。該產品今年主要重倉豬肉板塊,前段時間調整明顯,但近期豬周期似乎卷土重來,業績也再度有所好轉了。
對于接下來哪些類型的產品可能在年中沖一波?主觀判斷,新能源賽道有可能進入沖刺高潮,另外,隨著疫情逐漸消散,白酒、醫藥等大消費賽道的產品也有望迎來反撲。關于新能源賽道,近期確實比較火,尤其是理想汽車推出新車型L9之后,再次掀起了新能源車的銷售高潮。據理想汽車披露,該新車型上市以來,預定人數已經超過3萬輛,銷售情況非常樂觀。
理想汽車L9車型的售價,其實還是比較高的,達到46萬,但依然激發市場如此高的消費需求,這或許也是國產品牌高品質新能源車的一次很好的嘗試。
盡管目前來看,國產新能源車品牌除了比亞迪外,大多還是虧損。但是個人認為,在能源危機,傳統能源價格高企,以及雙碳的大背景下,未來新能源車取代燃油車已是大勢所趨。當前新能源汽車龍頭特斯拉,以前不也是做了十多年虧本買賣之后,才發展到如今的地步嗎?當然,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賽道基金的終極任務,可能還是彌補前幾個月的虧損,能夠先扭虧就很不錯了,下半年再說新的目標。
其次,布局白酒、創新藥等大消費領域的產品,也可能迎來一波反彈。周五,貴州茅臺(SH600519,股價2009.01元,市值25237億元)重新收復2000元整數關,白酒股整體有所反彈。另外,創新藥領域,藥明康德(SH603259,股價102.67元,市值3035億元)、康龍化成(SZ300759,股價93.01元,市值1108億元)等老牌公司,近期也表現不錯,后市可能迎來一波修復性行情。盡管這兩大領域當前的估值依然不低,但這兩個賽道,容納了巨大規模的資金,同時也成就了不少明星基金經理。隨著疫情逐漸過去,消費終將復蘇,大消費賽道最艱難的時刻或許也正在過去。
(風險提示:權益基金屬于高風險品種,投資需謹慎。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 本人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人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定投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投資者在投資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或者服務情況、聽取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市場,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45070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