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今明兩年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然很大 “穩字當頭”是我國政策關鍵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20 10:33:38

◎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形勢向好,但不確定性風險仍然很大。

◎明年經濟政策和經濟工作的重點,是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關鍵是“穩字當頭”。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星    

今日(12月20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1第十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周在線上拉開序幕,在今日舉行的高峰論壇周開幕論壇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席研究員、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原秘書長張燕生發表了題為《宏觀經濟新趨勢預判》的主旨演講。

在演講中,張燕生指出,從全球看,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形勢向好,但不確定性風險仍然很大。2022年我國宏觀政策的關鍵是“穩字當頭”,在這樣的背景下,穩內需、穩預期、穩基本盤等方面將成為重要的政策發力方向。

全球政策和營商環境將發生趨勢性變化

在演講中,張燕生分析,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形勢向好,但不確定性風險仍然很大。

首先,從當前世界經濟特征來看,可以發現供給的恢復明顯滯后于需求,全球供應鏈瓶頸比較明顯,供應鏈的中斷和供給秩序的紊亂可能會延續到明年初甚至明年上半年。此外,通脹形勢可能比人們預期的更加兇猛。

從深層次因素看,當前全球宏觀政策從嚴格反通脹的政策組合,轉向對通脹和財政赤字有更高包容度的宏觀政策組合。全球反壟斷和市場監管明顯趨嚴,政府對安全、對全球競爭態勢的干預明顯加強。

張燕生在主旨演講中認為,從中長期層面看,明年開始,全球的政策環境和營商環境相較于過去40年將發生趨勢性變化。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政策要“穩字當頭”

對于我國新一年宏觀政策分析,張燕生在主旨演講中指出,從當前一系列高級別會議的定調來看,明年經濟政策和經濟工作的重點,是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關鍵是“穩字當頭”。

在這樣的背景下,穩內需、穩預期、穩基本盤等方面將成為重要的政策發力方向。

具體來看,在穩內需方面,要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增強發展的內在動力。“我們可以看到,疫情對中國經濟基本面影響最大的實際上是需求,包括消費投資、生活性服務業,也包括個體工商戶。”張燕生說。

穩預期要重視統籌協調各項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舉措,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張燕生認為,可以在出臺重大舉措之前,以舉辦聽證會等形式,和市場、投資人、消費者對話,讓大家對政策調整有一個理解和適應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和投資就會配合政策調整,宏觀調控的效果將會更好。”

在穩基本盤方面,財政政策要提高效率,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真正使財政貨幣政策穩持大局,同時推動數字賦能、綠色賦能和服務賦能,讓經濟真正轉向高質量發展。

穩市場主體方面,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此外,張燕生還就綠色發展新機遇進行分析,未來,我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將從實際和國情出發,用新能源和水電逐步取代火電,順利實現在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

“所以從這個角度,短期政策中,供應鏈重組、工業自動化數字化改造、火電基礎的靈活性改造就變得非常關鍵。中期方面,要重視儲能技術、儲能設備和儲能管理的發展;長期方面,碳捕集利用及生物質能等方面的發展,都將會是下一步重點。”張燕生說。

另外,張燕生還就科技創新前景進行研判。據測算,珠三角地區未來十年累計創新投入的經費可能會超過4萬億元,長三角地區可能會超過8萬億元。如果能夠解決好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解決好生態等方面的關鍵問題,那么如此大規模的全社會研發創新經費投入,將會有效提升產品和全員勞動水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今日(12月20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1第十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周在線上拉開序幕,在今日舉行的高峰論壇周開幕論壇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席研究員、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原秘書長張燕生發表了題為《宏觀經濟新趨勢預判》的主旨演講。 在演講中,張燕生指出,從全球看,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形勢向好,但不確定性風險仍然很大。2022年我國宏觀政策的關鍵是“穩字當頭”,在這樣的背景下,穩內需、穩預期、穩基本盤等方面將成為重要的政策發力方向。 全球政策和營商環境將發生趨勢性變化 在演講中,張燕生分析,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形勢向好,但不確定性風險仍然很大。 首先,從當前世界經濟特征來看,可以發現供給的恢復明顯滯后于需求,全球供應鏈瓶頸比較明顯,供應鏈的中斷和供給秩序的紊亂可能會延續到明年初甚至明年上半年。此外,通脹形勢可能比人們預期的更加兇猛。 從深層次因素看,當前全球宏觀政策從嚴格反通脹的政策組合,轉向對通脹和財政赤字有更高包容度的宏觀政策組合。全球反壟斷和市場監管明顯趨嚴,政府對安全、對全球競爭態勢的干預明顯加強。 張燕生在主旨演講中認為,從中長期層面看,明年開始,全球的政策環境和營商環境相較于過去40年將發生趨勢性變化。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政策要“穩字當頭” 對于我國新一年宏觀政策分析,張燕生在主旨演講中指出,從當前一系列高級別會議的定調來看,明年經濟政策和經濟工作的重點,是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關鍵是“穩字當頭”。 在這樣的背景下,穩內需、穩預期、穩基本盤等方面將成為重要的政策發力方向。 具體來看,在穩內需方面,要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增強發展的內在動力。“我們可以看到,疫情對中國經濟基本面影響最大的實際上是需求,包括消費投資、生活性服務業,也包括個體工商戶。”張燕生說。 穩預期要重視統籌協調各項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舉措,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張燕生認為,可以在出臺重大舉措之前,以舉辦聽證會等形式,和市場、投資人、消費者對話,讓大家對政策調整有一個理解和適應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和投資就會配合政策調整,宏觀調控的效果將會更好。” 在穩基本盤方面,財政政策要提高效率,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真正使財政貨幣政策穩持大局,同時推動數字賦能、綠色賦能和服務賦能,讓經濟真正轉向高質量發展。 穩市場主體方面,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此外,張燕生還就綠色發展新機遇進行分析,未來,我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將從實際和國情出發,用新能源和水電逐步取代火電,順利實現在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 “所以從這個角度,短期政策中,供應鏈重組、工業自動化數字化改造、火電基礎的靈活性改造就變得非常關鍵。中期方面,要重視儲能技術、儲能設備和儲能管理的發展;長期方面,碳捕集利用及生物質能等方面的發展,都將會是下一步重點。”張燕生說。 另外,張燕生還就科技創新前景進行研判。據測算,珠三角地區未來十年累計創新投入的經費可能會超過4萬億元,長三角地區可能會超過8萬億元。如果能夠解決好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解決好生態等方面的關鍵問題,那么如此大規模的全社會研發創新經費投入,將會有效提升產品和全員勞動水平。
經濟發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最大AV资源网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另类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色色色导航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