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每經專訪張燕生:激發消費增長潛力,當務之急是提升居民收入等三項指標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8 00:08:30

◎張燕生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要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真正激發消費增長潛力,當務之急是要提升三個指標: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提升中等收入群體占總人口的比例。

◎張燕生認為,當前我國要把實體經濟投資作為堅實的基礎,制造業領域穩外資是今后一段時期的重中之重。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旭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與此同時,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0305億元,同比增長0.7%,上半年為同比下降0.7%。分季度看,三季度增長3.5%,二季度下降4.6%,一季度增長3.3%,三季度較二季度加快恢復。

在穩經濟過程中,如何更好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著力擴大內需有哪些具體抓手?外資在擴大內需過程中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帶著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進行了專訪。

張燕生 受訪者供圖

擴大內需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

NBD:政治局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在穩經濟過程中,為何要強調擴大內需的作用?

張燕生:未來,中國經濟要構建新發展格局,就是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結合,更好地發揮消費、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因此,擴大內需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

在中國經濟面臨“三重壓力”的宏觀經濟背景下,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主要依靠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市場、自己的動力推動,這也是一個負責任大國的體現。

中國經濟在著力擴大內需的過程中,會帶動進口需求,給全球經濟創造更多的訂單、需求和動力。因此,我國經濟從過去強調擴大出口到如今強調發揮內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這是戰略層面的一個重大轉變。

NBD:政治局會議要求,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這句話如何理解?激發消費潛力有哪些抓手?

張燕生:要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真正激發消費增長拉動經濟增長的潛力,當務之急是要推動三個與消費直接相關的指標提升。

第一個指標是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按照國際比較,目前我國43%的比重仍偏低。簡單地講,就是想要讓老百姓消費,首先要讓老百姓口袋里有錢,這是由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所決定的。

第二個指標是提升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目前,中國居民消費占GDP比重在38%左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60%以上的水平。要想提高居民消費占比,就必須解決老百姓的后顧之憂,加快城鄉統籌的社保體系發展。

第三個指標就是推動中等收入群體占總人口的比例倍增,即想方設法將我國4億中等收入人群提高到8億左右的規模。

解決這三個問題,事關擴大內需、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大局,而我國消費動力自然也就上來了。

中國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將消費培育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而不是依靠出口和投資。過去,我們比較重視資本積累,依靠資本形成來創造更大的蛋糕。今后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把新創造的蛋糕更多分給老百姓,把提振內需作為發展的戰略支點,這一點非常關鍵。

引進高技術制造業領域外資是今后一段時期的重中之重

NBD:政治局會議提出,2023年,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外商投資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張燕生:外商投資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引入外來競爭會促進國內高標準市場體系發展,帶來國際先進技術、管理和人才,促進國內經濟增長效率提升。

當前,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之一,是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生產性服務業、數字經濟、綠色管理等改造我國傳統制造業效率和水平。因此,目前實際使用外資中約75%至80%是服務業投資。然而,要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個堅實基礎,引進高技術制造業領域外資仍是今后一段時期的重中之重。2021年制造業外資占比下降到19.4%,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從國際競爭來看,這就像一場拔河,想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就要在關鍵技術、關鍵人才、關鍵零部件生產上加強全方位國際合作,同時推動高水平自立自強。

NBD:無論是黨的二十大報告還是本次政治局會議,都強調擴大內需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這方面我國的空間和潛力有多大?

張燕生:我國經濟內需增長的空間和潛力毫無疑問是非常大的。

一方面,從2021年的數據看,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額占GDP的比重偏低,僅有43%;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也偏低,僅有38%。這方面提升消費需求的空間是很大的。

另一方面,從人均可支配收入構成來看,工資性收入占到57%、經營性凈收入占到16%、財產性凈收入占到9%,其余為轉移性凈收入。人均經營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加在一起,僅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這個比例在全球范圍內屬于比較低的。

從浙江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的經驗看,解決不充分發展的矛盾要靠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企業,努力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解決不平衡發展的矛盾要靠有為的政府和有愛的社會,努力縮小城鄉區域和社會發展差距。

如果將我國居民的收入逐步提升到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同等水平,中國的消費市場將進一步擴大,消費動能會進一步提升。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器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视频 | 日韩在线猛人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一级视频 | 亚洲日韩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