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24 22:23:59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指出,要改革完善煤電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完善電價傳導機制,有效平衡電力供需。要推進適應能源結構轉型的電力市場機制建設,有序推動新能源參與市場交易。
◎省間電力現貨交易啟動后,將有利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全網電力余缺互濟,促進清潔能源大范圍消納,推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旭
11月24日,我國電力市場建設迎來多個標志性事件。
當天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指出,要健全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加快建設國家電力市場,引導全國、省(區、市)、區域各層次電力市場協同運行、融合發展,規范統一的交易規則和技術標準,推動形成多元競爭的電力市場格局。
就在同一天,國家電網官網發布消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按照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省間電力現貨交易規則的復函》(發改辦體改〔2021〕837號)要求,正式印發《省間電力現貨交易規則(試行)》。這一規則的印發,標志著我國構建“統一市場、兩級運作”的電力市場體系又邁出堅實的一步,是中國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的重要里程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下半年的一段時間,我國電力保供面臨著一定程度的挑戰。
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當前我國存在著“市場煤”與“計劃電”間的矛盾。從長遠看,只有在煤電市場全方位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才可能暢通價格傳導渠道。出路在于能源體制市場化改革,讓資源品價格盡早走上市場化道路。
11月24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指出,近年來,我國電力市場建設穩步有序推進,市場化交易電量比重大幅提升。要健全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加快建設國家電力市場,引導全國、省(區、市)、區域各層次電力市場協同運行、融合發展,規范統一的交易規則和技術標準,推動形成多元競爭的電力市場格局。
會議提出,要改革完善煤電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完善電價傳導機制,有效平衡電力供需。要加強電力統籌規劃、政策法規、科學監測等工作,做好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兜底,確保居民、農業、公用事業等用電價格相對穩定。
與此同時,要推進適應能源結構轉型的電力市場機制建設,有序推動新能源參與市場交易,科學指導電力規劃和有效投資,發揮電力市場對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支撐作用。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一系列重要信息顯示,建立電力市場體系的部署和安排正在穩步推進之中。
11月24日,國家電網網站就發布消息介紹,《省間電力現貨交易規則(試行)》印發。
據介紹,省間電力現貨交易是完整電力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內容。目前,省間電力現貨交易試運行準備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省間電力現貨交易啟動后,將有利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全網電力余缺互濟,促進清潔能源大范圍消納,推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8月,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曾經發布《跨區域省間富裕可再生能源電力現貨試點規則(試行)》,其中明確跨區域現貨交易市場的賣方主體為送端電網內水電、風電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買方主體為受端電網企業、大用戶、售電公司和火電企業。
而在此次發布的《省間電力現貨交易規則(試行)》中,賣方主體除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外,火電和核電發電企業也被納入其中,顯示出省間電力現貨交易范圍明顯擴大。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