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13 22:41:33
◎《通知》明確,要聚焦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采暖季環境空氣質量的重點城市、重點企業、重點時段,結合各企業能源消耗、環保績效、安全生產等因素,采取市場化、法治化辦法實施差異化管控,避免“一刀切”。
◎《通知》強調要分解落實任務。各城市錯峰生產實施方案要按具體高爐設備停產為基礎,不得以減負荷生產方式代替,落實到具體企業、生產線、生產設施和時間段。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旭
10月13日,工信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21-2022年采暖季鋼鐵行業錯峰生產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明確,要聚焦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采暖季環境空氣質量的重點城市、重點企業、重點時段,結合各企業能源消耗、環保績效、安全生產、技術裝備等因素,采取市場化、法治化辦法實施差異化管控,避免“一刀切”。抓住關鍵的煉鐵環節,對焦化、燒結、球團等相關配套設備實施全流程管控。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首次將鋼鐵行業在京津冀周邊地區采暖季錯峰生產方案在部委層面單獨發布,足見相關部門對鋼鐵行業壓減產量及減排工作推進的重視。
她表示,從歷年采暖季限產來看,一般是在兩類文件中提及包括鋼鐵行業在內的多個行業相關限產情況,如2020年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及《環辦大氣函〔2020〕340號重污染天氣減排應急指南》這兩個文件,提出有序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以及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及減排措施,會對多個重點行業進行減排約束,鋼鐵行業只是其中一個部分。
《通知》指出,錯峰生產的實施對象為鋼鐵冶煉企業。實施時間為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3月15日。實施范圍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邯鄲、邢臺、保定、滄州、廊坊、衡水市以及雄安新區,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市,山東省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河南省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市(含河北省定州、辛集市,河南省濟源市,以下簡稱“2+26”城市)。承德、張家口、秦皇島、臨汾、日照、臨沂、濰坊、泰安參照執行。
王國清說,從實施周期來看,今年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的采暖季鋼鐵行業錯峰生產周期與往年相同;從實施范圍來看,除了往年的“2+26”個城市之外,還增加了承德、張家口、秦皇島、臨汾、日照、臨沂、濰坊、泰安等區域,重點在于對冬奧會周邊區域范圍的限制,確保冬奧會準備及開展過程中鋼鐵行業對大氣污染的壓力減輕。
從階段性來看,《通知》明確錯峰生產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2021年11月15日至2021年12月31日,確保完成本地區粗鋼產量壓減目標任務。
第二階段: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15日,以削減采暖季增加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為目標,原則上各有關地區鋼鐵企業錯峰生產比例不低于上一年同期粗鋼產量的30%。
“第一個階段確保京津冀周邊區域完成今年的產量壓減任務,而第二個階段則對明年一季度的鋼鐵生產形成較大的制約。”王國清說。
《通知》還明確,要做好分類實施。重點對長流程企業實施錯峰生產,環保績效評級A級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全廢鋼短流程煉鋼企業自主采取減排措施,但須確保錯峰生產期間粗鋼產量同比不增加;B、B-、C、D級企業根據不同環保績效評級和目標任務執行差異化錯峰生產比例,環保績效評級越低錯峰生產比例越高;對2021年以來中央環保督察、鋼鐵去產能“回頭看”檢查等發現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產能利用率超過120%、未列入工業和信息化部鋼鐵行業規范公告的鋼鐵企業加大錯峰生產比例。
企業環保績效等級以2021年10月10日前評定情況為準。對于噸鋼(以粗鋼產能計)供熱面積大于2平方米的鋼鐵企業,錯峰期間最高生產負荷比例按照實際供暖面積需求(以上一年度供暖面積計)與2倍粗鋼產能的比值來確定。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執行應急減排措施。
《通知》要求,省級工信、生態環境部門負責組織實施采暖季錯峰生產工作,制定本省市錯峰生產方案。2021年10月20日前向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報送本省市2021-2022年采暖季鋼鐵行業錯峰生產方案。2021年12月起,每月15日前向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報送上月錯峰生產工作進展。
《通知》強調,分解落實任務。各城市錯峰生產實施方案要按具體高爐設備停產為基礎,不得以減負荷生產方式代替,落實到具體企業、生產線、生產設施和時間段,與高爐配套的焦爐、燒結、球團、石灰窯等生產設備錯峰生產比例不得低于高爐錯峰生產比例。
鼓勵各地借鑒河北武安去產能“賽馬機制”方式實施錯峰生產,通過經濟互補手段分解落實任務,確保設備真停和產量真減。各地可協調本地區企業輪流排產,但輪流排產企業不得超負荷生產,保障錯峰生產實施效果。
記者注意到,事實上,1-8月,我國生鐵產量60538萬噸,同比增長0.6%;粗鋼產量73302萬噸,同比增長5.3%,1-8月份粗鋼產量累計同比增加了3689萬噸;鋼材產量91833萬噸,同比增長7.3%。要落實2021年粗鋼產量壓減工作十分迫切。
據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五省市粗鋼產量達11285萬噸。按照3月月度日產測算至3月15日,則2021年年初到3月15日五省市的粗鋼產量在9316萬噸,如果按照全省鋼鐵生產區域都被涉及,則按30%錯峰生產比例測算,則在第二階段2022年1月1日-3月15日,五省市粗鋼產量將減少2795萬噸,對周邊乃至全國范圍內鋼鐵供需產生或比較明顯的影響,也將影響鐵礦石進口需求。
“總的來說,該通知的執行將對采暖季期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等區域的鋼鐵生產形成制約,減少市場鋼鐵供給,有助于改善鋼鐵市場供需關系,進而對市場價格起到一定支撐作用。而從鐵礦石市場來看,也將有效減少進口鐵礦石需求,進而促進鐵礦石價格理性回歸。”王國清說。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