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08 21:36:30
◎據介紹,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達到3.65萬億元,保持較高水平。專項債券的陸續發行使用,將有力帶動基礎設施等領域擴大有效投資。
◎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呂文斌表示,要聚焦重點領域來穩投資。發揮好“十四五”規劃綱要102項重大工程的牽引帶動作用,結合各地區、各領域實際,加快將102項重大工程落實到具體的項目中。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旭
9月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穩投資穩外資有關情況。
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02533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比1~6月回落2.3個百分點。如何解讀數據背后反映的我國投資領域當前的態勢?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對此,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呂文斌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受到基數效應影響,投資增速“前高后低”,總體上保持恢復增長的態勢。同時,近期汛情、疫情等因素對投資增長造成了一定影響。但總的來看,投資仍然具備保持穩定增長的條件。
從當前情況看,我國投資具備哪些保持穩定增長的條件?
呂文斌介紹,一是制造業投資增長勢頭較好。制造業投資兩年平均增速自今年1~5月起已經由負轉正,恢復增長的勢頭較好。當前,制造業企業利潤平穩增長,企業預期總體穩定,有利于制造業投資持續恢復增長。
二是“十四五”規劃中的重大工程項目陸續啟動建設。今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第一年,各有關部門、各地方正積極推進實施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對于擴大有效投資將起到重要的拉動作用。
呂文斌還介紹,當前重大項目建設資金具有保障。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達到3.65萬億元,保持較高水平。專項債券的陸續發行使用,將有力帶動基礎設施等領域擴大有效投資。
呂文斌強調,7月以來出現在部分地區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對工程建設造成的不利影響逐步消除,有利于投資恢復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家有關部門針對基建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規劃和政策。
例如,9月2日,國家發改委對外發布《“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今年7月初,國家發改委對外發布《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公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圖片來源:新華社
對于未來穩投資相關工作,呂文斌解讀稱,要聚焦重點領域來穩投資。發揮好“十四五”規劃綱要102項重大工程的牽引帶動作用,結合各地區、各領域實際,加快將102項重大工程落實到具體的項目中。
與此同時,要加強重大項目儲備,扎實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實施,形成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環。
呂文斌強調,要加強資金保障來穩投資。加快已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執行進度,加大項目建設推進力度,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的引導和帶動作用。指導督促各地方按照規定投向領域,認真做好今年后幾個月和明年上半年專項債券項目準備,確保專項債券發行后及時投入使用,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下半年科技、教育、環保、預算內基建等領域支出有望提速,上半年這些領域支出增速較慢,政策強調落實預算安排便是強調推進這些領域的資金支出,也符合加大對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的財力保障的政策要求。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