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22 09:57:34
每經記者|李星 每經編輯|孫磊
海馬汽車(000572.SZ)連續發布的兩則公告,宣告了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海馬)將成為歷史。
7月20日晚間,海馬汽車發布公告稱,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汽)擬將持有的公司控股子公司一汽海馬49%的股權、海南一汽海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海馬銷售)50%股權無償劃轉給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控股)。
一汽海馬和一汽海馬銷售分別為海馬汽車的控股子公司、參股子公司。本次股權劃轉完成后,海馬汽車持有一汽海馬股權比例仍為51%、一汽海馬銷售股權比例仍為50%。“作為海南唯一汽車整車生產企業的海馬汽車,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7月21日,海馬汽車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7月21日,開盤不到十分鐘,海馬汽車即封至漲停板。截至7月21日收盤,海馬汽車報收于5.53元,漲幅為9.94%。
一汽退出或利好海馬發展
海南控股成立于2005年,是海南省政府為了引進重大項目,帶動省外資金投資海南,推進省內重大項目實施,促進海南經濟發展而設立的綜合性投資控股國有獨資公司。
而中國一汽即是海南控股引進的主要車企。1998年,海南省政府將原海南汽車制造廠100%國有資產無償劃給了中國一汽。2004年,海馬汽車與中國一汽簽訂框架協議,成立了一汽海馬。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啟信寶數據顯示,在一汽海馬中,中國一汽與海馬汽車分別持股49%和51%。業務范圍包括汽車(含小轎車)及汽車零部件(含發動機)的開發、試制試驗、制造、銷售及售后服務等。
對于此次股權變更,海馬汽車方面表示,本次股權劃轉不影響公司對一汽海馬的持股比例及控股地位,不會導致公司合并財務報表范圍內主營業務、資產、收入等發生變化。
“后續工作中,公司將與相關各方積極配合,共同做好一汽海馬工商登記信息變更等相關工作。”海馬汽車方面透露稱。
在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看來,中國一汽的退出對合作雙方來說均是利好消息。“雖然雙方合作了多年,但中國一汽給予海馬汽車的幫助并不多,加之近兩年海馬汽車經營有困難,對中國一汽發展也有一定影響。”任萬付對記者表示,一汽退出對海馬汽車來說,企業自主性更強,更有利于其擺脫現有困境,全面轉型發展。同時,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也將為其帶來強大助力。
欲借“電動智能”轉型擺脫困境
事實上,早在去年9月,就有消息稱海南省政府決定將中國一汽所持有的一汽海馬股份收購過來。不過,該消息當時并沒有得到雙方確認。
不過,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因一汽海馬經營情況持續惡化,2018年5月,有關各方達成共識,開始探討股權調整問題。
據了解,海馬汽車從2017年開始銷量逐年下滑。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海馬汽車累計銷量約14.04萬輛,同比下滑35.14%;2018年年銷量再次下滑,總銷量僅約6.76萬輛,同比下滑51.88%。進入2019年后,海馬汽車的困境依舊沒有改善,全年累計銷量不到3萬輛,同比下滑56.41%。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資料圖)
銷量斷崖式下滑,海馬汽車從2017年開始出現虧損,到2018年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達16.37億元,同比擴大了64.64%。因連續虧損,海馬汽車于2019年4月被“戴帽”,股票代碼變更為“*ST海馬”,面臨退市風險。
為擺脫退市困境,海馬汽車經過包括通過處置閑置資產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等一系列調整,于2019年實現扭虧為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0.85億元。今年5月27日,海馬汽車成功摘帽,股票代碼恢復“海馬汽車”,股票交易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也由5%變為10%。
但通過處置閑置資產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的方法僅能算是海馬汽車應對退市風險的緊急處理措施,并不能一次性解決其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根據海馬汽車發布的數據,2020年,海馬汽車虧損超13億元;2021年1~6月,海馬汽車預計虧損為0.8億元~1.2億元。“公司汽車產品調整處于攻堅階段,營銷模式創新成果尚未完全體現,導致公司經營業績持續虧損。”海馬汽車方面解釋稱。
任萬付認為,目前海馬汽車經過一系列調整,確定了“電動化、智能化”的轉型方向,再依托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帶來的助力,生存下來應該不成問題。上述海馬汽車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海馬汽車將緊抓自貿港建設和海南全域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優勢,加強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氫能汽車和智能汽車的研發、制造和推廣。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則認為,此次股權劃轉完成后,海馬汽車有望掌握一汽海馬更大的自主權,謀求更好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