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10 19:36:53
在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下,電影行業受到了巨大沖擊。闖關A股IPO的博納影業能如愿嗎?
每經記者 陳晴 陳希
《紅海行動》、《中國機長》、《湄公河行動》、《智取威虎山》……這些廣為人知的電影背后,有一個共同的投資發行方——博納影業。
8月底,證監會官網公布了博納影業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以下簡稱招股書)。從招股書看來,公司明星股東云集,章子怡、黃曉明、張涵予等名列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自2017年10月底以來的近三年時間里,排隊沖擊A股IPO的影視公司無一成功。不僅如此,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下,電影行業受到了巨大沖擊。
如此情況下闖關IPO,博納影業能如愿嗎?
根據招股書,博納影業是國內首家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現已成為行業知名的全產業鏈布局的電影集團公司。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電影的投資、發行、院線及影院業務。
博納影業注冊地址位于新疆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于冬。作為一家電影行業公司,博納影業的股東名單可謂是星光熠熠。黃曉明、張涵予分別持股0.31%,章子怡持股0.19%,陳寶國持股為0.13%,黃建新、韓寒分別持股0.06%,毛俊杰持股0.03%。
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不僅如此,博納影業還匯聚了多家知名投資機構。根據招股書,浙江東陽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持股約7.72%,深圳市騰訊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持股約4.84%。
此外,中植系旗下浙江中泰創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11%,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88%,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博納影業0.94%的股份(新華聯控股為A股上市公司新華聯的控股股東)……
根據招股書,在2017年3月的增資中,公司增資的價格為14.55元/股,增資對應2017年市盈率約為80.83倍。以此計算,公司估值約160億元,張涵予、黃曉明、章子怡、韓寒等明星均為當時入股。
除了股權上的合作,多位影視人士還與博納影業有業務合作:韓寒自2014年起與博納影業合作《后會無期》、《乘風破浪》、《飛馳人生》等影片;演員張涵予、章子怡、陳寶國曾主演或參演博納影業投資發行的影片,如《湄公河行動》、《一代宗師》、《紅海行動》等。
不過,目前多位博納影業股東的承諾鎖定期已經到期。根據最新的招股書,青島金石、萬達電影、黃建新、韓寒、張涵予、黃曉明等股東承諾:自2017年3月31日起36個月內,不轉讓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所認購的發行人新增股份,也不由發行人回購該部分股份,并將依法辦理所持股份的鎖定手續。如此看來,這部分股東的鎖定期限于2020年3月31日已經到期。
“除了承諾鎖定期,企業上市后一般股東還有12個月法定鎖定期。”中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夏孫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稱,若公司成功上市,上述股東可能還需自動鎖定12個月。
對于博納影業而言,此次沖刺A股IPO并非公司首次接觸資本市場。2010年,公司便登陸納斯達克。不過,在美股上市后,博納影業并沒有獲得理想中的估值。于冬曾在一檔電視節目中直言,自己后悔美股上市,因為美國投資人眼中只有好萊塢。
如此情況下,2016年4月,博納影業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同時停止其ADS在納斯達克的交易,正式從納斯達克退市。
博納影業在美股上市期間,正是中國電影行業蓬勃發展時期。全國電影票房收入從2010年的101.72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457.12億元,增幅達到349%。特別是2015年,中國國內電影票房收入同比增幅達48.69%。
如此情況下,從美股退市后不久,博納影業便啟動了A股上市計劃,并于2017年9月首次提交了招股書。2019年3月,證監會官網曾公布對博納影業首次公開發行申請文件的反饋意見。
不過,2019年7月,博納影業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因康得新財務造假事件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由此,博納影業的IPO一度被中止審查。
博納影業最新的招股書顯示,當前,公司的審計機構已經變更為天健會計師事務所,但瑞華仍為其2017年的主要驗資機構。不過,因為經辦注冊會計師離職無法簽字,博納影業最新招股書無驗資機構經辦注冊會計師簽名,瑞華方面只有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劉貴彬的簽字。
而當博納影業闖關A股IPO之時,中國電影行業的高速增長期已經過去。2016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增幅顯著下降,從2015年48.69%的同比增幅下降到3.73%。此后的2017年~2019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13.45%、9.06%和5.40%。雖然相比2016年3.73%的增幅有所提高,但相比2015年48.69%的增幅仍然相差甚遠,而且近三年,同比增幅逐步下降。
圖片來源:攝圖網
資本市場上,多家影視同行已搶先登陸A股。據Wind數據統計,2011年~2017年,共有金逸影視、橫店影視、光線傳媒、萬達電影等13家影視動漫企業上市。不過,在2017年10月金逸影視上市之后,排隊沖擊A股IPO的影視公司無一成功。
事實上,2016年以來,陰陽合同、明星高片酬等一系列問題被曝出,加上電影市場增速放緩、商譽頻頻炸雷,影視行業監管趨嚴。在這種背景下,影視公司IPO頗為不順,2018年,開心麻花、華視娛樂等多家知名影視公司陸續終止IPO申請。
行業大環境變化之余,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令博納影業的IPO之旅再添變數。
根據博納影業招股書,近三年,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逐步增長。2017年~2019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9.97億元、27.84億元和31.1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99億元、2.64億元和3.15億元。
圖片來源:招股書截圖
新冠肺炎疫情下,今年上半年,博納影業營業收入為7.55億元,凈利潤僅2680.06萬元?!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咦⒁獾?,今年上半年,博納影業投資和發行業務收入共計7.15億元,共實現毛利3.38億元;影院收入僅為4129.01萬元,同比降幅達92.74%(招股書中未說明今年上半年院線業務收入情況),影院和院線業務毛利則為-1.5億元。
對于投資發行業務上半年實現盈利,招股書中稱,“成功實現了電影《肥龍過江》的線上發行”,以及多部電視劇和電影的各渠道版權或投資收益權的銷售。至于影院和院線業務營收大幅下降和負毛利現象,招股書顯示,為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發行人境內電影院于2020年1月24日停止對外營業,直至7月下旬才陸續恢復營業。
如此背景下,博納影業預測,2020年全年可實現的營業收入21.27億元,同比下降31.73%;全年可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76億元,同比下降44.03%。
公司還提示風險稱,受疫情影響以及其他風險疊加發生的情況下,有可能導致公司上市當年營業利潤同比下滑50%以上。
為何公司選擇此時沖刺IPO?博納影業表示,公司所從事的電影投資、發行及影院業務屬于資金密集型業務,為保持持續穩定的生產狀態,對資金的需求是常態化的。由于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如何解決融資渠道的單一性問題和開展融資方式的多樣化工作是財務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和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招股書,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末,博納影業合并口徑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9.30%、52.97%和56.01%。
以2019年為例,在被博納影業視為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中國電影、上海電影、萬達電影、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等五家公司中,資產負債率最高的為54.51%,平均資產負債率為34.81%。也就是說,博納影業的資產負債率明顯高出同行業水平。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影視行業的運營逐步恢復常態,博納影業稱,公司主營業務已基本恢復正常。那么,疫后博納影業能否實現快速重振?
根據招股書,2017年~2019年,博納影業投資并上映的影片共有37部,累計實現票房收入262.02億元。其中,2019年票房收入前十名的國產影片中,博納影業主投的有2部,《中國機長》和《烈火英雄》,共計票房46.2億元;參投的有2部,《飛馳人生》和《我和我的祖國》,共計票房49億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縱觀讓博納影業名利雙收的電影,幾乎都與主旋律類型有關?!吨袊鴻C長》、《烈火英雄》、《紅海行動》等幾部影片稱得上奠定了博納影業的江湖地位?!吨袊鴻C長》、《紅海行動》、《無雙》分別給博納影業帶來3.78億元、3.34億元和2.84億元的收入,分別占當年投資業務收入的38.48%、33.48%和28.38%。
高投入、高票房,也給公司帶來了高毛利率。上述三部影片分別占據當年投資和發行業務總體毛利的53.4%、71%和22%。
招股書顯示,博納影業2017年~2019年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8.94%、38.36%和41.03%,遠超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而博納影業儲備的大片片單,包括正在拍攝的《冰雪長津湖》,籌拍中的《中國醫生》、《無名》等,均為主旋律影片。
招股書顯示,博納影業還計劃募資14.25億元,其中6.05億元用于博納電影項目,8.2億元用于博納電影院項目?!吨侨⊥⑸健吩?014年助力博納影業斬獲8.8億元票房,博納影業擬投資2.45億元拍攝《智取威虎山前傳》。
有行業人士曾向記者分析稱,博納影業過于“依賴”主旋律類型,觀眾審美的提高,創作風格的突破,都將是博納影業未知的風險。
不過,另一位匿名分析師認為,博納影業的主旋律之路,可能會越走越順。“《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能拍得好看,一方面是總局讓播、讓拍,另一方面是相關政府機構愿意配合,提供指導或素材,這是重要的資源。隨著監管機構方面愿意、允許這些涉軍、涉警、涉歷史的藝術作品拍攝,應該也是個趨勢,以后會有越來越多這樣的內容,觀眾喜歡是一方面,關鍵是稀缺。”
對于博納影業此次IPO,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倪爽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影視行業正在回暖中,市場對于影視類公司開始有一些更正面或者更中性的看法。“前期15年、16年,傳媒公司的雷,基本上解決完了,大家慢慢不會那么抵觸了。”
就此次IPO相關問題,9月8日,每經記者致電博納影業公開電話,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