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智庫要聞

每經網首頁 > 智庫要聞 > 正文

每經熱評|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 需強有力的法律監管體系護航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02 21:46:39

每經特約評論員 劉海月(四川大學商學院教授)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著眼中長期,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會議以37字來闡述資本市場:要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019年以來,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問題在重要會議上被多次提及,強調要提升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水平,提高現有金融體系的適應力與競爭力,及時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等。在當前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時期,在臨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關鍵階段,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創新、健全現代金融體系具有重大意義。

制度建設需要保駕護航

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要以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及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為基石,同國際準則與慣例相銜接,兼具市場化與合法化改革發展理念,著重加強資本市場改革頂層設計,深度調整優化資本市場規范性、透明性、開放性、靈活性及柔韌性。具體而言,需要進一步提升現有金融體系適應力與競爭力,凸顯其普惠性能,提高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服務效能;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資本市場改革創新“先行棋”,完善多層級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改善市場主體合法合規意識及風險治理水平,加快證券基金及中介機構改革;提升金融產品的質量及可獲得性,服務多類型投資者的多樣化投融資需求;同時把好市場入口關與出口關,建立健全新股發行機制及市場化退出機制;采用更多市場化工具,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穩定,深化區域金融合作,加快構建能夠支撐國內需求及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的完整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的推進,需要強有力的法律監管體系保駕護航。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是保護投資者權益,營造法治資本市場,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應有之義。我國資本市場曾由于起步相對較晚,制度建設存在一定短板,違法犯罪成本較低,法律懲戒威懾不足,導致多起惡性財務造假案件的發生。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曾多次強調打擊證券違法犯罪,并于今年7月11日召開的第三十六次會議上明確全面落實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的工作要求,多措并舉加強和改進證券執法工作,全力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和良好生態。對證券違法行為“零容忍”的態度表明了我國政府整頓資本市場亂象的決心。新證券法與各項監管規章條例的陸續出臺,為證監會和相關部門的執法工作提供堅實基礎。

加強市場主體誠信建設

近年來,我國企業海外融資上市的案例不在少數,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案引起軒然大波,對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走出去”和“引進來”兩方面均帶來不利影響。市場主體財務造假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也可能演變成政治問題,影響中國企業作為一個整體的對外形象。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既是確保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順利推進的必要之舉,也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實現我國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需要加強對市場主體的誠信建設,加大對證券違法活動的懲處力度,提升監管的常態化、科學化、智能化,使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資本市場能有效發揮“晴雨表”功能。

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是構建投融資良性生態、增強金融資源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重要基石。在目前經濟形勢仍然較為嚴峻,不確定性較大的背景下,中國能否繼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效率企業能否及時通過金融系統獲取充足資金。資本市場作為引導資金進行優化配置的重要渠道,在直接融資占比不斷走高的趨勢下,其在為企業籌集資金、助力實體經濟擴大再生產的同時,也肩負著為居民財產保值增值、提高居民資本性收入、刺激消費的責任。

在以“六穩六保”為主基調的經濟工作開展過程中,資本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是助力維穩中國經濟基本盤的關鍵。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確保新增融資規模重點流向制造業和中小微企業,平穩健康運行的資本市場將為金融資源的渠道暢通、合理流動、精準投向提供保障,以解疫情當下制造業供應鏈上關鍵環節企業的燃眉之急,為服務實體經濟穩定提供支撐。

根據此次會議討論的內容來看,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經濟發展將在實施更加積極的貨幣政策、加強微觀主體活躍度和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三者之間構成三角支撐框架,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是更好地驅動我國經濟整體良性循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特約評論員劉海月(四川大學商學院教授)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著眼中長期,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會議以37字來闡述資本市場:要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019年以來,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問題在重要會議上被多次提及,強調要提升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水平,提高現有金融體系的適應力與競爭力,及時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等。在當前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時期,在臨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關鍵階段,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創新、健全現代金融體系具有重大意義。 制度建設需要保駕護航 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要以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及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為基石,同國際準則與慣例相銜接,兼具市場化與合法化改革發展理念,著重加強資本市場改革頂層設計,深度調整優化資本市場規范性、透明性、開放性、靈活性及柔韌性。具體而言,需要進一步提升現有金融體系適應力與競爭力,凸顯其普惠性能,提高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服務效能;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資本市場改革創新“先行棋”,完善多層級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改善市場主體合法合規意識及風險治理水平,加快證券基金及中介機構改革;提升金融產品的質量及可獲得性,服務多類型投資者的多樣化投融資需求;同時把好市場入口關與出口關,建立健全新股發行機制及市場化退出機制;采用更多市場化工具,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穩定,深化區域金融合作,加快構建能夠支撐國內需求及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的完整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的推進,需要強有力的法律監管體系保駕護航。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是保護投資者權益,營造法治資本市場,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應有之義。我國資本市場曾由于起步相對較晚,制度建設存在一定短板,違法犯罪成本較低,法律懲戒威懾不足,導致多起惡性財務造假案件的發生。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曾多次強調打擊證券違法犯罪,并于今年7月11日召開的第三十六次會議上明確全面落實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的工作要求,多措并舉加強和改進證券執法工作,全力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和良好生態。對證券違法行為“零容忍”的態度表明了我國政府整頓資本市場亂象的決心。新證券法與各項監管規章條例的陸續出臺,為證監會和相關部門的執法工作提供堅實基礎。 加強市場主體誠信建設 近年來,我國企業海外融資上市的案例不在少數,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案引起軒然大波,對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走出去”和“引進來”兩方面均帶來不利影響。市場主體財務造假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也可能演變成政治問題,影響中國企業作為一個整體的對外形象。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既是確保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順利推進的必要之舉,也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實現我國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需要加強對市場主體的誠信建設,加大對證券違法活動的懲處力度,提升監管的常態化、科學化、智能化,使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資本市場能有效發揮“晴雨表”功能。 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是構建投融資良性生態、增強金融資源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重要基石。在目前經濟形勢仍然較為嚴峻,不確定性較大的背景下,中國能否繼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效率企業能否及時通過金融系統獲取充足資金。資本市場作為引導資金進行優化配置的重要渠道,在直接融資占比不斷走高的趨勢下,其在為企業籌集資金、助力實體經濟擴大再生產的同時,也肩負著為居民財產保值增值、提高居民資本性收入、刺激消費的責任。 在以“六穩六保”為主基調的經濟工作開展過程中,資本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是助力維穩中國經濟基本盤的關鍵。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確保新增融資規模重點流向制造業和中小微企業,平穩健康運行的資本市場將為金融資源的渠道暢通、合理流動、精準投向提供保障,以解疫情當下制造業供應鏈上關鍵環節企業的燃眉之急,為服務實體經濟穩定提供支撐。 根據此次會議討論的內容來看,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經濟發展將在實施更加積極的貨幣政策、加強微觀主體活躍度和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三者之間構成三角支撐框架,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是更好地驅動我國經濟整體良性循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午夜福利院视频免观看在线 | 亚洲精品国男人在线视频 | 亚洲аv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 | 中文字幕Av在线综合网 | 污网站国产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