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05 22:25:22
每經記者|任鋼 每經編輯|師安鵬
年年提“史上最難”就業季,但真的“最難”來臨時,學生、學校、老師都有些猝不及防。
因為疫情,大學生返校受阻,即使已經回來的大四學生,也必須24小時待在校內不得外出。
另一邊,用人單位招聘縮水,特別是部分民營企業還面臨內部裁員的困境,根本無暇顧及校招。多數省份公務員考試的日期又遲遲未定,大學生就業難上加難。
“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明確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人群就業工作時強調。
陜西作為高教大省,2020年高校畢業生達34.2萬人,雖然就業需求規模不是歷年最高,但因為疫情沖擊,全國就業市場供給能力下滑,畢業生就業壓力可想而知。
與此同時,提高應屆畢業生征兵比例,擴大研究生、專升本招生規模,加大事業單位面向高校畢業生招聘力度……從中央到地方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應屆畢業生就業。
限制返校,線上答辯,云畢業照,網絡面試,連畢業典禮也無法舉行,這屆畢業生真的就是“尚未配好劍,轉眼已是江湖”。
可江湖又豈是那么容易踏入,錯過去年秋招的考研、國考大軍,進入春招時才發現,自己可能錯過了一個億。
光華管理學院與智聯招聘合作項目調研項目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1月和2月,新招聘職位數和新招聘人數同比下降超過3成。
西安某民辦院校應屆畢業生陳麗告訴粉巷財經(ID:nbdfxcj),“去年秋招好多不錯的工作都給錯過了,因為要考研,好幾個不錯的崗位都沒去,今年就遇不到了。”
陳麗就讀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去年因為備戰考研,沒有參加秋招,但今年考研成績并不理想,她開始匆忙找工作。
陳麗先是參加了西安某開發區的教師招聘考試,進入最后一輪后,被淘汰。“這些招教考試,不光有應屆生參加,還有特級教師、省市級教學能手、省市級骨干教師也報名,我們不占優勢。”
后來她又面試了一些單位,但結果均不理想。如今,她在家里復習,備戰西安另一開發區的教師招聘考試。
圖片來源〡視覺中國
陜西某高校偵查學專業的畢業生呂樂今年同樣考研失利,不過他已經返回學校備戰公務員考試,“家里干擾太大,坐不住”。
因為今年陜西公務員考試時間還不確定,呂樂復習也不順利,“公告遲遲不出,復習確實受影響,拖時間太久了,有時候真不想學了。”
特殊的專業,讓呂樂的同學們也基本都選擇考研或考公務員,“目前除了考研上岸的,找到工作的基本沒有”。
宋維是陜西某省屬高校會計專業學生,2017年畢業后在西安工作了一年,后辭職赴英國留學,今年即將畢業的她,同樣面臨就業困境。
“我本科畢業的時候,拿了三四個offer,但是我現在國外研究生畢業,一個offer沒有,還全部是拒信。今天早上還收到一個英國會計師事務所的拒信,太難過了。”
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超過40萬人。其中,陜西省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34.2萬,同比增加1.3萬人。
按照陜西省教育廳的說法,當前正值高校畢業生求職擇業的關鍵時期,受經濟下行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高校畢業生求職環境發生變化,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困難增多,就業形勢復雜嚴峻。
形勢的確嚴峻,高校畢業生就業需求增加,但就業市場規模卻嚴重縮水。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公司發布的大學生CIER指數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大學生招聘需求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6.77%,求職申請人數卻增加了69.82%。
7500多份畢業生問卷調查中,有約55.2%的畢業生仍未獲得錄用通知。
圖片來源〡視覺中國
BOSS直聘研究院也有類似數據,春節后十天,企業對應屆生的平均招聘薪資為6202元,同比增加了12.8%,然而與學生期望的6900元仍有顯著差距。
同時,應屆生新增崗位規模同比降幅49%,作為應屆生崗位的創造主體,百人以下小微企業的應屆生需求同比降幅達到60%。
從行業來看,除房地產外,其余行業大類的新增應屆生需求全線下降。其中,廣告/傳媒、汽車行業的應屆生需求跌幅超過65%。近兩年應屆生關注度最高的五大行業:互聯網、金融、房地產、專業服務和消費品行業,新增應屆生崗位平均降幅達到35.7%。
陜西某省屬高校大四輔導員吳磊告訴粉巷財經,受疫情影響加之學校組織能力有限,截至目前該校還未組織一場線下招聘會。今春以來,學生自主通過網絡面試應聘的效果并不太理想。
“現在返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準備考研‘二戰’或者考公務員的,如果找工作,現在返校并不合適,因為回來后就封閉式管理,很不方便。”
4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人群就業工作,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一詞共出現39次,為近年來頻率最高。
陜西教育廳此前已從“組織網上就業大市場”“適當延長畢業季校園招聘會時間”“擴大應屆高校畢業生升學深造規模”等22個方面進行全面部署安排,明確:
受疫情影響暫停舉辦的170余場現場招聘會,疫情結束后應密集安排落實,不得減少;招錄更多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學、幼兒園特別是到急需教師的高中和幼兒園任教;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可按規定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落實單位后可按應屆畢業生身份辦理就業手續;省教育廳積極向教育部爭取支持,擴大研究生及專升本招生規模,各高校要創造條件,滿足擴招的辦學條件。
“就業現在是政治任務,不能輕視這個問題,每周工作群里都會發就業數據,能看到學院排名,意思就是給你壓力,讓你督促就業”。吳磊說,他所在的學院要求9月1日前,一次就業率達到80%,12月份達到90%以上。與去年相比,這一任務目標沒有下調。
圖片來源〡每經記者 任鋼 攝 (圖文無關)
另一位大四輔導員稱,“今年學校給各院書記、院長都開了會,要求動員全體教師做好穩就業工作,就業水平將直接影響學院的考核。”
目前吳磊所在學院的就業率只有40%左右,這在該校已算較高水平,但與往年同期仍有較大差距。
在吳磊看來,今年的招聘信息并不比往年少,除了沒有線下招聘會,線上信息學校一直在推送,包括今年“三支一扶”、“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招募規模均有所擴大,“找到心儀的工作可能很難,但找到工作并不難”。
當然,遇到一些特殊情況,吳磊也要耐心做工作,比如有學生考研失敗準備“二戰”,不考慮就業。他就需要給學生做工作,讓他們想辦法補齊就業材料,保證就業率。
“就業率直接影響學院的培養經費、招生指標等,給學生解釋清楚,學生也能理解。”
(文中陳麗、呂樂、宋維、吳磊均為化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