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14 12:40:21
今年11月初,交易所針對藍曉科技2019年半年報下發了問詢函,重點關注了公司對藏格鋰業相關裝置的交付情況以及款項確認情況。11月6日,藍曉科技對這份問詢函進行了回復。正是在這份回復中,藍曉科技公開透露了其2018年度收到藏格鋰業的預收款,而這個數據又與藏格控股發布的數據產生了差異,由此引交易所的“二度質疑”。
每經記者|曾劍 每經編輯|陳俊杰
11月14日,藍曉科技(300487,SZ)收到了深交所的一份問詢函。在問詢函中,深交所質問藍曉科技披露的來自藏格控股子公司藏格鋰業的預收款,緣何與藏格控股發布的數據存在重大差異。這則問詢,使得藍曉科技陷入財務數據迷霧中。
11月14日,藍曉科技股價小幅低開后便迅速下挫,很快便躺在了跌停板上。與此同時,公司可轉債(123027)走勢也同股票走勢基本相同。截至記者發稿時,公司可轉債的跌幅為10.23%。
這只擁有社保等眾多明星基金駐扎的“績優股”,要如何面對這次危機?
深交所官網顯示,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以下簡稱管理部)在11月14日向藍曉科技下發了問詢函。在這份問詢函中,管理部就3大問題10個小項,要求上市公司作出回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管理部著重關注了藍曉科技發布的預收款數據與藏格控股發布的預付款數據之間存在的重大差異情況。
據悉,藍曉科技此前曾對深交所表示,2018年度,公司因向藏格控股子公司藏格鋰業銷售裝置,當期收到預收款2.7億元,確認收入9966.32萬元。
藍曉科技的上述數據看起來沒啥問題,然而,隨著藏格控股在10月24日對其前期會計差錯進行更正及追溯調整,藍曉科技的這份數據也漏出了馬腳。
根據藏格控股的公告,由于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18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為盡快消除年報保留意見涉及事項的影響,公司對此進行自查以及必要的核查,經過核查,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于2019年10月22日出具了《2018年年度財務報表更正事項的專項鑒證報告》。公司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2018年度、2019年1-6月財務報表及相關附注進行了追溯調整。
藏格控股更正后的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前五名預付款對象對應金額合計為2億元。顯然,藍曉科技披露的預收款、收入確認金額信息與藏格控股披露的信息存在較大差異。
對于上述情況,管理部要求藍曉科技補充說明:公司向藏格鋰業銷售裝置業務往來及回款情況、結算方式,涉及票據結算的,請說明票據類型、開票人、承兌人、有效期,以及票據的具體用途和資金去向;公司與藏格鋰業約定的付款方式,實際付款進度是否與合同約定一致,如存在不一致情形,請說明原因及合理性;公司披露的預收款、收入確認金額信息與藏格控股披露的相關信息是否存在不一致情形等。
同時,管理部還要求藍曉科技說明其與青海錦泰鋰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泰鋰業)之間簽署的3000t/a、4000t/a碳酸鋰生產線建設、運營和技術服務合同的情況進行補充說明。包括說明錦泰鋰業的償付能力,項目投資款是否存在回收風險及其判斷依據,說明錦泰鋰業項目不同種類收入的具體確認時點、確認依據以及會計處理的合規性等等。
此外,管理部表示,藍曉科技曾回復其2019年收到的商業票據合計1.21億元,已背書的應收票據合計1.81億元,報告期票據余額減少4990.21萬元。公司需補充說明收到商業票據、已背書或兌付的應收票據、應收票據期初期末余額、收到的現金之間的勾稽關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于藍曉科技與藏格鋰業之間的交易,深交所一直十分關注。
早在2018年4月初,藍曉科技因在同年3月下旬披露了與藏格鋰業簽訂了年產1萬噸碳酸鋰的鹽湖鹵水提鋰裝置設備購銷合同,合同金額為5.78億元。在消息披露后,公司股價連續漲停。彼時,管理部便向藍曉科技下發了問詢函,要求公司對“是否具有技術上的較大突破或技術先進性,是否已完成相關生產測試準備工作”等問題進行詳細說明。
今年11月初,管理部針對藍曉科技2019年半年報下發了問詢函,其中仍然重點關注了公司對藏格鋰業相關裝置的交付情況以及款項確認情況。11月6日,藍曉科技對這份問詢函進行了回復。正是在這份回復中,藍曉科技公開透露了其2018年度收到藏格鋰業的預收款,而這個數據又與藏格控股發布的數據產生了差異,由此引發管理部的“二度質疑”。
藍曉科技財務數據的疑云,引發了各方關注,特別是那些重倉這只股票的基金管理人。
藍曉科技2019年三季報顯示,截至9月30日,全國社保基金一一四組合持有公司股票336.72萬股,占公司流通股本的3.06%。此外,浦銀安盛價值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浦銀安盛增長動力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融通動力先鋒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易方達基金臻選2號資產管理計劃、泰康資產-郵儲銀行-穩泰價值2號資產管理產品均位列公司前10大流通股東名單中。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