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9-07-15 10:04:59
2019上半年共73家具有PE/VC背景的中企實現上市,共有286家PE/VC機構實現賬面退出。與此同時,VC/PE機構IPO退出賬面回報金額主要集中在4~6月,遠超過上半年平均水平。
2019上半年剛剛收官,統計顯示,通過IPO方式退出的PE/VC收獲頗豐,金額環比超過去年同期。然而,從資金募集角度來看卻不容樂觀,處于相對下滑態勢。而從被投資的標的企業來看,科技與消費仍然是最重要的主題。
投中研究院報告最新顯示,2019上半年共73家具有PE/VC背景的中企實現上市,共有286家PE/VC機構實現賬面退出。2018年上半年IPO賬面退出回報規模為1112.56億元,環比增加22.72%,同比增加84.88%。2019年上半年VC/PE機構IPO退出賬面回報金額主要集中在4~6月,遠超過上半年平均水平;上半年平均賬面回報率波動顯著,6月的平均賬面回報率達到了1961%。
2019年上半年,前五大IPO項目分布處于不同地區和熱門行業,且募資規模均在40億元以上,占上半年整體募資規模的25%,且與其余IPO項目的平均融資額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就細分行業來看,2019年上半年,制造業的優勢尤為明顯,制造類公司共有39家企業IPO,數量遙遙領先,金融行業17家,醫療健康行業10家,緊隨其后;從募資規模來看,制造業、金融以及化學工業類公司IPO募資總額占據各行業募資總額的49.25%,三個行業涉及的上市公司代表是翰森制藥、申萬宏源及寶豐能源,三者的募資規模均超過了60億元。
2019年上半年,中國企業IPO募資規模排名前五名分別是寶豐能源、申萬宏源、翰森制藥、中國東方教育、瑞幸咖啡。五家企業分別處于不同行業和地區,且在數量及募資規模上港交所IPO處于明顯優勢。
不過,從資金募集角度來看,金斧子投研中心分析指出,PE/VC在2019年上半年新增募資基金數量及規模同比下降,投融資情況低迷,退出數量下滑明顯,境外上市熱度不減,但上市表現不佳。下半年資管新規影響持續,LP(有限合伙人)對GP(普通合伙人)挑選和出資趨嚴,募資壓力仍存,疊加可投賽道集中且估值合理成長好的企業標的有限,預期投資依舊謹慎。
金斧子投研中心認為,長期來看,PE/VC可沿技術發展和消費變化尋找優質項目,包括牌照落地的5G,長跑賽道的企業服務及抗周期的醫療健康和消費領域。相關主題基金也值得布局,技術、醫療類基金可關注擁有產業資源及技術背景的GP,消費類基金可關注深入行業研究且對渠道、品牌、產品理解深刻的GP。
對于PE/VC下半年的投資展望,該投研中心表示,投資聚焦項目價值,預期投資依舊謹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資管新規持續影響、募集端壓力猶存,GP機構轉變為精耕細作的投資策略;第二、基于過往退出收益,LP對GP挑選和出資趨嚴,機構募集分化,頭部GP投資邏輯相對更加理性;第三、可投賽道較集中,估值合理且成長性好的企業標的有限。從長期來看,可沿技術發展和消費變化尋找優質項目:第一、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AI、5G、生物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已然開啟,國內技術源頭逐漸加強,高質量人才、數據/專利、資本投入均處于高速增長階段,近期戰略新興產業退出端的政策利好也將助推技術發展和落地;第二、人均收入持續增長為基礎的消費持續為經濟增長貢獻力量,食品、教育文娛、醫療消費均為重要組成,老齡化加快、消費分級等因素也將持續引發新機會。
如是金融研究院認為,科創板對我國科技創新型企業、股權投資機構等而言都意味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雖然目前A股IPO實行雙軌制,即核準制與注冊制并行,但科創板的落地已經倒逼A股其他板塊開啟了全面的注冊制改革,對于企業而言,未來具有真正核心價值的企業將會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被資本市場所淘汰。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