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08 11:35:01
“作為直播平臺,熊貓的運營需要負擔高昂的帶寬以及眾多主播的高額工資,整個行業在追求盈利的路上都在躑躅前行,當我們為了做到收支平衡不斷縮小自身之后,新的融資依然無法到位。”熊貓直播創始團隊成員兼首席運營官張菊元表示。
每經記者|許戀戀 每經實習編輯|杜毅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 資料圖
“長達22個月未獲得任何外部資金注入”,熊貓倒下了。3月7日晚,熊貓直播創始團隊成員兼首席運營官張菊元于公司內部工作群中發出長消息稱,在2017年5月獲得由興業證券興證資本領投的B輪10億人民幣融資之后,至今沒有外部資金注入,在資金缺口無法解決情況下做出了遣散員工的決定。
“作為直播平臺,熊貓的運營需要負擔高昂的帶寬以及眾多主播的高額工資,整個行業在追求盈利的路上都在躑躅前行,當我們為了做到收支平衡不斷縮小自身之后,新的融資依然無法到位。”張菊元表示,這是一個無奈但卻是最理智的決定。他也表示,過去兩年管理層不斷嘗試,努力尋找了至少5個潛在投資方和多種方案,遺憾的是最終沒有解決掉資金缺口。“也許我們趕上了最壞的時代,但我們在最好的時代也曾揚帆。”
3月6日下午,有網絡爆料稱,熊貓直播本月將申請破產,員工統一賠償半個月工資。有媒體甚至報道稱,早期加入熊貓直播擔任副總裁的莊明浩早已離開了熊貓直播。
3月6日當晚,熊貓平臺的主播們都充滿離愁別緒。
3月7日,主播討薪事件曝出,游戲直播老三熊貓直播倒下了。
戰略不清晰,缺錢,是業內人士眼中熊貓直播倒下的兩大原因。一位行業人士向每經記者分析稱,行業需要有資金去買內容跟簽主播的。整個游戲直播的內容非常奇缺,優質內容的鋪墊其實還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大量的錢,熊貓沒錢了容易掉隊。“就是可惜了”,一位資深行業人士表示,熊貓直播的品牌建設不錯,如果融到資,肯定能救,但資本就是這么殘酷。
張菊元內部信全文如下:
各位同事:
在整個互聯網領域呼喊了許久寒冬之后,熊貓直播被迫選擇了這樣的結束,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在做出遣散員工決定的這一刻,熊貓依然有每月幾百萬的日活,每月數千萬的流水,還是一個可以被認可的體量,選擇結束并不是對員工和團隊的否定,而是大勢之下,一個無奈卻最理智的選擇。
從17年5月最后的融資消息之后,在長達22個月的時間內我們沒有任何外部的資金注入,管理層在過去兩年時間中不斷的嘗試,極盡努力尋找了至少5個潛在的投資方,和多種方案,遺憾的是最終沒有解決掉資金的缺口。作為直播平臺,熊貓的運營需要負擔高昂的帶寬以及眾多主播的高額工資,整個行業在追求盈利的路上都在躑躅前行,當我們為了做到收支平衡不斷縮小自身之后,新的融資依然無法到位,在當前的投資環境以及垂直領域的不斷惡化的情況下,熊貓的空間在不斷縮小,當堅持都成了某種程度的消耗,我們無法對所有的努力一一致歉。我們有優秀的團隊,有天賦的主播,很多依然陪伴我們前行的合作伙伴,相信我們的團隊,我們的伙伴,都能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有更好的空間展現自己,這段時光永遠記錄著大家的努力。
也許我們趕上了最壞的時代,但我們在最好的時代也曾揚帆?;ヂ摼W也有記憶,相信大家,也祝福大家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乘風破浪。我們江湖再見。
2019.3.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