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9 08:59:11
12月28日晚間,*ST毅達披露公告稱,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將控股股東大申集團所持限售股2.6億股作價人民幣約5.05億元,交付信達證券抵償債務約5.05億元。
*ST毅達稱,上述裁定書將導致公司的控股股東由大申集團變更為信達證券。另外,就在前一天,上交所對中毅達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紀律處分。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謝欣
券商“踩雷”股權質押在今年比較常見,然而,時至年末,卻出現了券商因“踩雷”股權質押而被迫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情況。
12月28日晚間,*ST毅達披露公告稱,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將控股股東大申集團所持限售股2.6億股作價人民幣約5.05億元,交付信達證券抵償債務約5.05億元。
*ST毅達稱,上述裁定書將導致公司的控股股東由大申集團變更為信達證券。另外,就在前一天,上交所對中毅達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紀律處分。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了解到,2015年4月28日,大申集團將其持有的2.6億股限售流通股質押給信達證券,隨后陷入違約。2017年7月14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將大申集團所持有的限售流通股2.6億股司法凍結,凍結期限為3年,至2020年7月13日止。本次凍結后,大申集團所持有上市公司全部股票被凍結。
2017年12月25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書顯示,本院在執行信達證券與大申集團質押式證券回購糾紛一案中,責令大申集團向信達證券支付人民幣近9.91億元及相應的債務利息、違約金和延期利息等,并承擔執行費約105.83萬元。但被執行人大申集團未能履行。
根據信達證券申請,法院對上述2.6億股*ST毅達限售股股票進行了評估(上海眾華資產評估以2018年2月26日為評估基準日,2.6億股評估價值為9.022億元),并于2018年11月17日、12月22日兩次在淘寶網網絡司法拍賣平臺公開拍賣,因無人出價流拍。
火山君看到,第一次拍賣價格為6.3154億元,根據競價規則,至少一人報名且出價不低于起拍價,方可成交,但是最終流拍。第二次拍賣進行了降價處理,相比第一次減少了1.2631億元,至5.0523億元,不過結果仍然與第一次相同。
兩次流拍后,信達證券申請將上述2.6億股*ST毅達限售股股票按照第二次拍賣的起拍價予以抵債,法院予以準許。
法院裁定,解除對被執行人大申集團有限公司的*ST毅達2.6億股限售股股票的凍結。同時將被執行人大申集團有限公司的*ST毅達限售股股票2.6億股作價人民幣5.05億元,交付申請執行人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抵償債務人民幣5.05億元。2.6億股*ST毅達限售股票所有權自裁定送達申請執行人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時起轉移。
值得注意的是,*ST毅達也強調,上述裁定書將導致公司的控股股東由大申集團變更為信達證券。
中毅達前身為中國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登陸上交所,2014年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大申集團成為了公司第一大股東,主營業務從紡織機械的生產銷售變為園林工程施工、綠化養護和苗木產銷等相關業務。
從2014年大申集團成為第一大股東后,中毅達就頻頻違約,這從12月27日上交所對中毅達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紀律處分的決定中就能知曉,經梳理,中毅達存在五項違規:
一是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定期報告;二是2015年第三季度報告虛增收入,財務信息披露不真實;三是公司未披露開具35億元商業承兌匯票的風險事項;四是公司2017年中期報告、第三季度報告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意見披露不準確、不完整;五是公司2018年第一次、第二次股東大會均未能按規定正常召開。
當然,這其中以第二項違規最受市場關注。2015年7月3日,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廈門中毅達環境藝術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中毅達)與“井岡山國際山地自行車賽道景觀配套項目”(以下簡稱井岡山項目)的發包方簽訂合同總金額為8450萬元的施工合同。根據該合同,第三方已完成該項目工程量約80%,尚余約20%的工程量將由廈門中毅達施工。
2015年7~9月,廈門中毅達在未實施任何工程的情況下,將第三方已完成的工程量以完工百分比法累計確認了井岡山項目工程收入7267萬元、成本5958.94萬元和營業稅金244.17萬元。上述事項導致中毅達2015年第三季度報告虛增營業收入7267萬元,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50.24%,虛增利潤總額1063.89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81.35%。公司于當年第四季度全部沖銷前期確認的7267萬元收入,導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為-7447萬元。公司2015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披露的財務數據與實際情況明顯不符,信息披露不真實,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知情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