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產業趨勢

每經網首頁 > 產業趨勢 > 正文

德國首席磁懸浮專家彼得·慕尼希:創新型中低速磁懸浮技術可緩解盈利難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12 18:32:53

我國早在十余年前就率先引進磁懸浮列車技術,但在部分城市架設線路后,磁懸浮系統的盈利能力、穩定性等仍存在爭議。在日前舉行的2018成都國際軌道交通大會上,來自德國的磁懸浮專家就如何緩解磁懸浮系統商業化難題給出了寶貴的建議。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實習編輯|梁梟    

Qq__20181012172230.thumb_head

德國首席磁懸浮專家彼得·慕尼希 每經記者 陳星 攝

我國早在十余年前就引入了磁懸浮技術,但在部分城市架設線路后,磁懸浮系統的盈利能力、穩定性等仍存在爭議。

10月9日~15日,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舉行。作為全國“雙創”周成都主會場舉辦的系列活動之一,由西南交通大學主辦的2018成都國際軌道交通大會于10月12日舉行。會上,德國首席磁懸浮專家彼得·慕尼希認為,中國上海的磁懸浮列車之所以虧損,是因為該線路是用來試水磁懸浮技術的示范路線,其較短的路徑與高速磁懸浮技術的沖突造成其難以盈利。慕尼希表示,目前興起的中低速磁懸浮技術可以緩解上述盈利性難題。

盈利難困擾磁懸浮技術商業應用

常導磁懸浮列車時速可達400至500公里/小時,超導磁懸浮列車時速可達500至600公里/小時,它的高速度使其在進行1000至1500公里之間距離的旅行時比飛機更優越。卓越的速度優勢曾使磁懸浮技術成為備受矚目的新興技術。

但在試驗甚至實踐多年后,德國等磁懸浮技術研究領頭國卻并未將磁懸浮列車投入商業運營。同時,中國上海浦東磁懸浮鐵路投入運營多年,但據稱其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磁懸浮列車要如同高鐵或者普通鐵路那般成為大眾的日常交通工具,似乎還“遙遙無期”。

對此,彼得·慕尼希表示,磁懸浮列車之所以在德國等國家還沒有投入實際運營,是因為其在技術上存在可靠性、經濟性、穩定性等局限,以及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

而作為全世界第一條用于商業用途的磁懸浮線路,上海磁懸浮列車從2002年第一次運行至今,也因為覆蓋范圍狹窄、線路單一、票價高等原因一直處于虧損當中。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彼得·慕尼希解釋稱,上海磁懸浮列車使用的是高速系統,只有在500公里及以上的長距離線路中才能體現出其經濟價值,因此上海磁懸浮線路更多是作為一條示范線而存在,而非商業運行線路。

中低速磁懸浮技術緩解盈利難題

由于高速磁懸浮技術對安全可靠性及盈利能力等的高要求,近年來中低速磁懸浮技術逐漸興起。

“從初期的引進技術,到后來的自主研發,中國也研發了新一代的磁懸浮技術和系統,并且有了三四十年的經驗積累。但目前來說,中國的磁懸浮技術還需要創新性的突破,以實現質的飛躍。”彼得·慕尼希告訴記者。

他以德國研發的最新技術——內嵌式中低速磁懸浮TSB系統舉例稱,這套系統在舒適度、安全性、噪音、冬季運行能力等都有了技術層面的突破,并即將獲準通過德國鐵路局磁懸浮系統市場準入許可。

“中低速磁懸浮TSB系統降低了懸浮能耗,使懸浮能耗僅占到總能耗的1%左右,提高了整個懸浮系統的穩定性。”彼得·慕尼希補充到。

他還稱,在經濟成本方面,與其他制式磁懸浮列車相比,TSB系統在同等運量、同等速度及加速度、同等車站數量的前提下,可以通過縮短線路、建設成本低等方法使建設成本減少30%以上,其后期運營維保成本也能降低30%以上。

“TSB系統在中低速磁懸浮、城市內陸及短途乘坐方面都能實現更好的經濟性能。”彼得·慕尼希表示。

據了解,全球首條內嵌式中低速磁懸浮運營線就位于成都,該工程計劃于2018年12月動工建設,2019年12月建成試運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磁懸浮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免费综合视频 | 亚洲国产熟女激情精品视频 | 曰韩第一页综合久久道第88频 | 五月天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