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30 01:16:34
盈利能力大降的同時,升達林業還自曝存在違規擔保事宜。據披露,今年上半年,升達集團向深圳國投商業保理和3名自然人合計借款2.86億元,上述4筆借款均由升達林業提供擔保,擔保期限為2年。后升達集團雖償還了部分借款,但目前仍有1.876億元尚未償還。
每經記者|朱萬平 每經編輯|宋思艱
身陷多起訴訟的升達林業(002259.SZ)上半年業績大幅下滑,公司最新自查發現,期內有多項為控股股東升達集團的違規擔保。
8月28日晚間,升達林業發布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期內營收4.97億元,同比減少14.18%,凈利潤-3260.70萬元,同比減少466.68%。
升達林業還公告稱,經自查,公司存違規擔保的情況。系升達林業控股股東升達集團及公司實際控制人江昌政未經公司正常審批程序,以公司名義為升達集團借款提供擔保,擔保金額約1.88億元。此外,其還披露,過去12個月內公司身陷24起訴訟,涉案金額13.369億元,原告方多為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
2018年上半年,升達林業營收和凈利雙降,凈利潤更是由盈轉虧,大降466.68%,交出一份上市以來最差的中報。
對于營收下滑,升達林業稱,主要因第一季度供應商因季節性因素減少原料氣供應,停工致產銷量下降所致。一季報顯示,今年1~3月公司實現營收1.85億元,同比減少31.36%。從第二季度的營收來看,公司業務似有所恢復。
然而,公司的凈利潤卻大幅下降了466.68%,遠超過營收的下滑幅度。對此,升達林業稱,主要系LNG產品毛利下降、財務費用及管理費用上升所致。
自2016年12月升達林業向升達集團剝離林業、家居業務后,升達林業只剩下LNG業務。目前,LNG業務貢獻了公司99.94%的營收。“LNG業務雖盈利能力雖不高,但卻能夠穩定盈利。”升達林業相關人士此前曾向記者解釋,轉向LNG業務的原因。
不過,LNG業務也面臨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的局面。2018年上半年,由于上游原料氣大幅提價,導致公司毛利率大幅下滑。截至2018年6月末,公司毛利率為12.1%,較去年同期的15.31%下滑約3個百分點。2017年,公司LNG業務毛利率高達23.0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計算得出,今年上半年,升達林業LNG業務凈利率-5.62%。而2016年和2017年,升達林業LNG業務凈利率分別為5.82%和8.79%。
盈利能力下滑或短期難以扭轉,升達林業還預計,2018年1-9月凈利潤虧損3100萬元~4100萬元。
盈利能力大降的同時,升達林業還自曝存在違規擔保事宜。據披露,今年上半年,升達集團向深圳國投商業保理和3名自然人合計借款2.86億元,上述4筆借款均由升達林業提供擔保,擔保期限為2年。后升達集團雖償還了部分借款,但目前仍有1.876億元尚未償還。
經公司核查,上述擔保事宜實為升達林業實控人江昌政違規操作。江昌政在未經公司正常審批程序的情況下,以升達林業名義對外提供擔保。公司稱,上述違規行為是因內部控制執行不到位所致。
除違規擔保外,升達集團還占用了升達林業巨額資金。截止2018年6月30日,升達林業被升達集團占用資金約1.29億元,而今年2018年7月,升達林業全資子公司貴州中弘達能源有限公司賬上的5.07億元現金被廈門國際銀行劃走,用于償還升達集團此前借款本息。如此,目前升達集團占用升達林業的資金已達約6.36億元。
升達集團為何不僅違規擔保還占用上市公司資金?主要與其債務高企,其中,部分是舉債從上市公司購回家居資產所貢獻。原本,升達集團打算借錢購回“老家本”后,再出讓上市公司控制權償還此前債務。無奈,資本市場環境突變,高杠桿買殼遭遇嚴打。賣殼的“如意算盤”落空,致使升達集團無法在短期內歸還各路資金。
升達林業還披露道,目前升達集團已身陷20多起訴訟,涉及金額達到13多億元,其中多數升達林業也同為被告,起訴的原告多為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金額較大的如成都農商行和浙商銀行成都分行,涉及金額分別為1.43億元和1.3億元。
針對違規擔保和占金占用問題,升達集團承諾將于2018年9月29日前解決,其將通過包括但不限于出售升達集團資產,合法貸款等籌措相關資金。
8月29日下午,針對升達集團籌措資金進展等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江昌政,但其電話無人接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