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07 21:01:54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億戶,達到標志性高點,至6月底實有1.03億戶。其中,企業3231.5萬戶,占31.4%。按2017年底全國人口計算,平均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74.09戶,平均每千人擁有企業23.25戶。
每經編輯|湯亞文
8月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2018年上半年市場環境形勢分析情況。
分析指出,市場主體活力持續增強,發展質量持續向好。新企業、新產品、新藥品、新發明快速進入市場,為經濟繁榮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具體來看:
新設市場主體快速增長。上半年新設市場主體998.3萬戶,同比增長12.5%,平均每天新設5.52萬戶。其中,新設企業327.4萬戶,同比增長12.5%,平均每天新設1.81萬戶。特別是二季度以來,大眾創業意愿持續高漲,4至6月各月新設企業均超過60萬戶,創歷史新高。新設個體工商戶658.4萬戶,增長13.4%。
新設企業結構不斷優化。從三次產業看,服務業增速回升,新設企業261.4萬戶,同比增長14.3%,比2017年增速7.5%明顯提高;第二產業繼續較快增長,同比增長11.7%。從新經濟發展看,新興服務業持續快速增長,衛生和社會工作、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分別增長50.0%、45.5%、24.3%;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設企業56.9萬戶,增長19.9%。從重點行業看,制造業新設企業同比增速由一季度下降1.9%提升為增長1.9%;金融企業繼續負增長,下降4.4%;房地產業保持較快增速,增長20.6%。從企業類型看,外商投資企業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新設4.5萬戶,增長97.4%。特別是在粵港澳大灣區開放政策的積極影響下,廣東新設外資企業2.4萬戶,增長2.2倍,占全國的54.7%。
東部地區繼續保持企業數量優勢,中部地區企業增長較快。上半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分別新登記企業185.7萬戶、63.7萬戶、60.8萬戶、17.1萬戶,分別同比增長12.4%、16.8%、8.4%、12.8%。
上半年,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億戶,達到標志性高點,至6月底實有1.03億戶。其中,企業3231.5萬戶,占31.4%。按2017年底全國人口計算,平均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74.09戶,平均每千人擁有企業23.25戶。
新設市場主體的大量涌現,成為創業創新活力的重要標志,對促進就業、增加稅收和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1-5月,新辦理注冊登記的稅務管理戶439.51萬戶,同比增長7.64%。據測算,新辦稅務管理戶創辦當年納稅對稅收增長的貢獻率為4.9%,比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攝圖網
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中提到,總局緊緊圍繞“證照分離”、“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統一“多證合一”改革等重點改革任務,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拓展。具體如下:
一是推動“證照分離”改革在更大范圍復制推廣,分類推進改革試點,著力破解“準入不準營”難題。
二是報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意見》,優化辦事流程、減少開辦環節,許多地方企業開辦時間大幅壓減。
三是全面完善“多證合一”改革,首批將24項涉企證照統一整合;推行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
四是深入推進登記注冊便利化改革,全國31個省已經全區域實現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
五是穩步推進電子營業執照的發放和應用。截至6月30日,全國31省電子營業執照的發放已經同全程電子化登記系統進行了集成。
六是全面實行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今年上半年,申請簡易注銷公告的企業32.06萬戶,準予簡易注銷登記的企業22.12萬戶,占全部注銷企業(77.56萬戶)的28.52%。
七是企業名稱登記改革加快推進。31個省報送了企業名稱自主申報改革試點方案,試點地區基本實現當天辦理完畢,名稱登記效率大幅提升。
該負責人稱,實踐證明,上海等地開展的“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有效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取得了顯著成效。
具體來說,通過取消部分許可證,減少了企業開辦時間;通過實行告知承諾事項,節約了企業開辦成本;通過對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分類管理、強化信息歸集共享、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等手段,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使企業更加公平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來,增加了企業開辦信心,受到了企業和社會公眾的廣泛好評。同時,改革試點也提升了政府行政服務效率,推進了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為盡快使改革惠及更多地區、更多企業,今后,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將通過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取消一批涉企行政審批事項,推動一批事項由審批改為備案,推動一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優化辦理行政許可事項的服務,進一步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準入環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