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20 19:06:58
2025年5月20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和氣象干旱黃色預警。北方多地高溫持續,陜西、山西、河南等地氣溫超35℃,局地可達40℃以上,多地地表溫度超70℃,打破當地觀測史最高地溫紀錄。同時,陜西、河南、甘肅等省份存在重度及以上氣象干旱。氣象分析師張斌介紹,此次高溫天氣影響范圍廣、強度強,預計22日起天氣將迎來轉折,氣溫逐漸下降。此外,陜西發布節水倡議書,呼吁全民節水。
每經編輯|張錦河
中央氣象臺5月20日18時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
預計5月21日白天,陜西大部、山西中南部、山東中南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湖北中西部、四川東部和南部、重慶北部、海南島北部、臺灣島南部等地有35~36℃高溫天氣,其中,陜西中南部、山西中南部、山東南部、河南中西部、湖北西部、四川東部、重慶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39℃,陜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北部、湖北西北部局地可達40℃以上。
此外,中央氣象臺5月20日18時繼續發布氣象干旱黃色預警:
據實時氣象干旱監測,陜西、河南、甘肅等省份存在重度及以上氣象干旱,其中,陜西西南部、河南西部、甘肅東部等地特旱。預計,未來3天,青海東部、甘肅南部、山西中西部、河南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但由于降水分布不均勻,部分地區降水較弱,旱區部分地區旱情階段緩和,大部地區仍將維持。
據中國天氣網,今天(5月20日),北方大范圍高溫持續。午后高溫區的地面溫度普遍超過50℃,山西、河南、寧夏部分站點地表溫度超70℃,其中山西陽城(72.9℃)打破當地觀測史最高地溫紀錄,河南孟州(72.9℃)、祁縣(72.1℃)、永濟(71.5℃)、萬榮(70.1℃)、臨猗(70℃)也都打破了當地5月最高地溫紀錄。
地表測到的溫度與氣象部門常說的氣溫其實不是一碼事。氣溫是離地1.5-2米百葉箱里測到的溫度,可以代表近地面大氣溫度的基本狀況,百葉箱要保持良好通風且避免陽光直射,一般要低于夏天地表溫度。
地表溫度則是在沒有遮擋的土質地表測到的溫度,在夏季暴曬的日子里,地表溫度會快速上升,特別是午后,遠大于百葉箱測量的空氣溫度。地表溫度與地表狀況有直接關系,相同氣溫時,水泥地表溫度要顯著高于草地的地表溫度,熱到可能燙傷真的不是開玩笑。
據央視新聞,2025年5月20日下午,山西省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預警區域為呂梁西部和東部、晉中西南部、臨汾、運城、長治西北部、晉城西部。
預計未來24小時預警區域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其中運城、臨汾等地的局部地區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此外,上述地區的其余部分縣市未來24小時最高氣溫也將達35℃以上。
氣象部門提示,公眾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高溫條件下作業的人員應當縮短連續工作時間;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注意防范因用電量過高,以及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負載過大而引發的火災。
據陜西日報,5月18日,陜西省水利廳、共青團陜西省委和省節約用水辦公室向全省人民發布節水倡議書。
強化節水意識,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全省上下要從思想深處認識節水的重要性,把節水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讓“節約每一滴水”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農業節水要“精打細算”。農業是用水大戶,占全省總用水量的一半左右。農業、水利部門應引導農戶及生產主體,依據當地水資源條件,減少高耗水作物種植,發展節水型設施農業和旱作農業,推廣耐旱品種;要普及噴灌、滴灌、微灌等節水技術,推廣“水肥一體化”模式。當前正值夏糧產量形成和秋糧播種關鍵期,各方要積極推廣應用節水灌溉技術,加強農田管理,筑牢糧食安全防線。
工業節水要走“集約化、循環化”之路。水資源超載地區要加快淘汰高耗水落后產能,新建工業項目要嚴格執行水資源論證制度,避免在缺水地區盲目上馬高耗水項目。工業企業要加大節水技術改造力度,推廣冷凝水回收、循環用水等工藝,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城市節水要打好“管網改造、全民參與”的“組合拳”。市政部門要擴大再生水在綠化、道路清掃、生態補水等領域的應用。每個家庭要養成“一水多用”的好習慣,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要爭做節水行動的引領者和示范者。
青少年要爭做節水理念的倡導者、節水行動的踐行者。要牢固樹立“節約用水,人人有責”的觀念,自覺養成科學用水、循環用水的良好習慣;主動學習節水知識,積極向家人、朋友和社區宣傳節水意義,帶動更多人參與節水行動。
全民行動共筑節水防線。各級黨委政府要把節水工作納入績效考核,統籌調配水資源,科學制定節水規劃。水利部門要加強水資源監測,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教育部門要在中小學、高校開展“節水進校園”活動,鼓勵師生積極參與節水護水知識宣教活動。每位公民都應自覺踐行《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范》,主動參與節水監督。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擰緊水龍頭的小事做起,從農業的‘一壟滴灌’、工業的‘一方循環水’、家庭的‘一盆多用’做起,共同守護三秦大地的每一滴水。”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說。
據中國天氣網,5月18日開始,北方今年首場大范圍高溫天氣過程來襲,今明兩天,北方高溫進入最強時段。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張斌介紹,此次高溫過程較常年開啟時間偏早,具有影響范圍廣、強度強等特點,河南、河北、山西、陜西等地是熱力中心,陜西西安、河南焦作等地氣溫可能連續突破40℃大關。
截至今天16時,河南的鄭州、林州、安陽、濟源、滎陽、孟州和河北的邢臺、永年、峰峰、沙河、武安氣溫均達到41℃或以上,打破當地5月最高氣溫紀錄。其中,鄭州為今年首個拿下40℃的省會城市。
為何河南、河北等地高溫這么強?張斌介紹,河南、河北天氣晴朗少云,太陽輻射增強,白天接收的熱量顯著增加,從而引發快速升溫。同時,這一帶位于太行山東麓,氣流翻過太行山產生下沉增溫,導致氣溫進一步升高。
明后兩天,北方大范圍高溫仍將持續。其中,明天高溫范圍將達到最大,核心影響區域主要集中在陜西關中、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河南西北部、山東北部等地,上述地區最高氣溫將超37℃,局地可達40℃或以上;后天,高溫范圍將向南縮減。
持續晴熱少雨天氣下,北方部分地區出現旱情。目前西北地區東部至華北、黃淮一帶存在不同程度的氣象干旱,河北南部、河南西部和北部、山西南部、陜西關中等冬麥區還將有2至4天的干熱風天氣,眼下北方冬小麥處于產量形成關鍵期,當地農民需注意開展“一噴三防”,或采用微噴灌設備適時適量噴水、降溫增濕,降低干熱風對小麥灌漿的影響。
高溫還會持續多久?張斌介紹,此次高溫持續時間不會太長,22日起天氣將迎來轉折。在冷空氣和降溫的共同影響下,22日,北方大部氣溫將逐漸下降,高溫范圍明顯縮減;23日氣溫還會進一步下跌,部分地區累計降溫幅度可達15℃以上,冷熱反差明顯。
大范圍晴熱高溫來襲,多地酷暑難耐,大家需及時補充水分,盡量避開10時至16時高溫時段出行,外出做好防暑防曬措施。此外,本周北方氣溫變化較大,多地將經歷從常年少見的暖熱到氣溫明顯偏低的快速轉換,建議大家關注臨近天氣預報,及時調整著裝。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央氣象臺、中國天氣網、陜西日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