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7 00:56:04
4月16日,據媒體報道,恒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已確認投資了賈躍亭旗下的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來),并成立了專門的汽車團隊。但目前尚不清楚這是許家印個人投資,還是恒大投資。前已有孫宏斌投資賈躍亭的教訓,如果許家印真有此番投資,最終結果又將為何?地產商紛紛將目光瞄向汽車產業又是出于怎樣考慮?究竟是什么在吸引他們?
每經記者|陸佳麗 段思瑤 每經編輯|楊翼
每經記者 陸佳麗 每經實習記者 段思瑤 每經編輯 楊翼
許家印,地產大亨,以身價391億美元資產位居《2017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榜單第一。
賈躍亭,一個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列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老賴”。
許家印+賈躍亭,有消息顯示,這對新晉“造車CP”或正在形成。
4月16日,根據新浪財經報道,恒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已確認投資了賈躍亭旗下的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來)(以下簡稱FF),并成立了專門的汽車團隊。但目前尚不清楚這是許家印個人投資,還是恒大投資。
另據騰訊財經報道,FF背后的投資人,很有可能是恒大集團。早在2017年底,恒大集團位于香港的基金就投資了FF注冊于開曼的離岸公司,投資金額約為3億美元。
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就此向FF方面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FF相關人士未作出回應。
恒大3億美元入股FF?
據騰訊財經《一線》4月16日報道,房地產商恒大集團參與了FF的新一輪投資。“恒大集團位于香港的基金在2017年年底,投資了FF注冊于開曼的離岸公司,投資金額約為3億美元。當時,FF的估值僅為15億美元。如果以此計算,恒大集團可能持有FF位于開曼的公司20%的股份。”
報道還稱,此外,一家以環保能源和再生能源為主營業務的專業性能源投資控股公司——協鑫集團的朱共山此前也曾考察過FF,不過在打入3000萬美元的前期款項后,最終選擇“收手”。
提到恒大對FF的投資,不由聯想到之前FF關聯公司睿馳汽車,以3.64億元成功競得南沙區萬頃沙保稅港加工制造業區塊400988平米(約合601畝)土地。
據了解,睿馳汽車全資股東為在香港注冊的公司Smart Mobility(Hong Kong)Holdings Limited,成立于2016年10月20日,原名為FF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ed(法法汽車生態(香港)有限公司)。
而據網易報道,2017年12月1日,法法汽車生態(香港)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法法(中國)有限公司95%的股權質押給了時穎有限公司。就在同年11月30日,法法汽車生態(香港)有限公司和時穎有限公司在開曼的離岸公司達成了投資協議,95%的股權質押是為了此次投資所做的擔保。質權人簽字欄為時穎有限公司的趙渡,這一名字與中譽集團董事會主席同名。
據了解,中譽集團創立于1993年,是一家業務涵蓋電子物流和礦業的金融控股公司。中譽集團和恒大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中譽集團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該集團分別持有恒大健康和中國恒大集團的股份為2.66%和0.12%。同時,該集團還持有中國恒大集團9.5%和8.75%的優先票據。
對于此次恒大或投資FF的消息,業內有觀點認為,如果屬實,賈躍亭及FF或能夠轉危為安,但即便短期解決了資金難題,長期效果如何目前難下判斷。
一家汽車企業的高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指出,賈躍亭的融資方式其實是帶有業績承諾和回購承諾的,“融資文件中年化收益率也可以看到,這種帶了太多業績承諾的融資方式很容易遇到問題。”
地產商入局造車出于哪些考慮?
雖然目前恒大方面并未對投資一事正面回應,但就恒大近來的一些動作或許能看出些端倪。
4月9日,恒大集團與中國科學院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時,許家印宣布正式進軍高科技產業。許家印表示,恒大計劃未來十年投資1000億,在生命科學、航空航天、集成電路、量子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機器人、現代科技農業等重點領域,和中國科學院共同創建引領前沿科技的“三大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是其中的重要一項。而作為電動車生產者的FF,或許正合許家印的胃口。
提到賈躍亭和FF的投資者,就不得不提,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和賈躍亭演過的那出“爛尾劇”。
從最初的孫宏斌投資樂視生態,到計提了對樂視的全部投資,前后不過500天。2017年1月15日,融創中國宣布150億元投資樂視生態。彼時,孫宏斌公開說道,“我特別贊同老賈的精神,這種企業家精神在這個時代是很稀有的。賈躍亭是罕見的比我還有企業家精神的人,不僅勤奮刻苦,還能用這么少的錢干這么大的事,也許共同的坎坷經歷使得我們非常默契。”
2018年3月25日,孫宏斌卸任樂視網董事長后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樂視網已經是一個妖股了,股價暴漲暴跌,我背不起這個鍋。”
4天后,在融創中國2017年度業績發布會上,孫宏斌宣布對樂視系計提165億減值撥備,并大聲疾呼:“樂視是一個失敗的投資,165億都虧損了,已經不是壯士斷臂,是砍頭了!以后不要再提樂視,歸零了,沒了。”
前有孫宏斌的教訓,如果許家印真有此番投資,最終結果又將為何?地產商紛紛將目光瞄向汽車產業又是出于怎樣考慮?究竟是什么在吸引他們?
“有一個特點,玩地產的確實都喜歡冒險。”一位投資人在接受NBD汽車采訪時直言,“從投資角度來說,像樂視這樣的企業,融創或恒大一家想吃不好吃不來,應該帶上騰訊、阿里或京東等,各取所需,這樣每家的風險都不會大。”
在業內人士看來,借投資新造車勢力來入局新能源汽車風口似乎已成為一個潮流,這也是不缺錢的地產商們投資新造車勢力的主要目的之一。
根據中國恒大(03333,HK)發布2017年全年業績顯示,去年,該公司凈利潤為370.5億,同比增長110%。
不僅能掙錢,恒大花錢也是“大手筆”。以恒大在足球界的投資為例。自2010年以1億元買斷廣州足球俱樂部全部股權后,許家印在中國足球界開始大殺四方,第一個賽季就奪得中甲冠軍。隨后,恒大俱樂部又在中超豪取五連冠,還兩次奪得亞冠冠軍,幾乎以一己之力攪動了整個中國足球市場。
而在輝煌戰績的背后,是巨額的投入。據恒大淘寶俱樂部的公開轉讓說明書,2013年俱樂部的主營成本為9.1億元,2014年為8.3億元,這兩年,恒大分別虧了5.8億元和4.8億元。恒大這些巨額投入中,有七成左右來自一線隊費用。而一線隊費用中,有相當大一部分來自購買明星球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