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5 14:31:15
全國“搶人”大戰釋放的送錢、送房利好不斷,在人才跨國流動的趨勢下,許多城市出臺了針對外籍人才的政策。“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評選自2010年開始已開展了8屆,上海在該項評選中已連續6次獲得第一,而合肥成為今年最大的“黑馬”,直接位列第三。
每經編輯|湯亞文
“城市要發展,靠的是人才”,這個道理誰都懂。近年來,我國不少城市都鉚足了勁在做一件事——“搶人”。
在這場“搶人”大戰里,送錢,送房,送戶口等的利好消息不絕于耳,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呈現燎原之勢。如今在人才呈現跨國流動的趨勢下,城市們顯然不會放過搶“老外”的機會,各地紛紛出臺針對外籍人才的政策。那么,在外國人的眼里,最青睞的會是哪座城市呢?
▲圖片來源:攝圖網
4月14日,第16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在深圳開幕,今年有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家海外專業組織、培訓機構、高等院校、科技企業和人力機構參展,8500多名外國專家和海外高層次人才代表和5000個創新創業項目參會。
由國家外國專家局組織的2017“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評選結果在大會上揭曉,上海、北京、合肥、青島、深圳、杭州、蘇州、成都、南京、廣州分列前十位。
據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了解,“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評選自2010年開始已開展了8屆,而上海在該項評選中已連續6次獲得第一。
▲上海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樣的好成績,也許得益于近年來上海開放的海外人才政策。據中新網報道,上海先后出臺“人才20條”、“人才30條”、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積極推進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和外國人才簽證制度試點工作,完善海外人才居住證制度。
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由上海市人社局(外專局)辦手續直接引進來滬創新創業的海外人才110426人,其中外國人80914人,留學人員13744人,臺港澳人員15768人,圍繞國家和上海重點項目建設組織實施高端外國專家項目、重點引智項目100余項,資助引智經費1500余萬元人民幣。截至3月底,上海已為100位外國高端人才簽發了《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辦理數量位居全國之首。
值得注意的是,在該項榜單中,合肥成為今年最大的“黑馬”,直接位列第三。據合肥發布消息,合肥外國專家局的資料顯示,合肥科教資源豐富,現有中科大等高校60所,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中央駐合肥科研機構13家,進入“千人計劃”的海歸人才159人,各類科技人員60多萬。
▲合肥圖片來源:攝圖網
根據英國《自然》雜志此前的一份評價,合肥基礎科研實力位居中國第三,僅次于北京、上海。
當前,合肥市已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成為繼上海之后的第二個獲批城市。合肥市外國專家局在一篇撰文中指出,這既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重大突破,參與全球科技競爭合作能力的提升,也是引進外國人才與新資源匯集合肥的真實寫照。
本屆評選活動自2017年11月啟動至2018年2月,共收集在華工作外國專家選票4066張、網絡選票25494張。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稱,今年評選方尚未公開評選調查問卷的詳細細節,但根據去年的統計,在吸引外籍人才來華工作的因素中,52.7%的外籍人士認為是受到就業機會的吸引,45.4%的人則是因為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攝圖網
除了上海與合肥,其他的城市在外籍人才吸引政策上有什么表現呢?
2018年4月,北京市出臺《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的意見》,《意見》指出,北京將加快建設國際人才社區,為外籍人才創造便利的國際化工作生活環境。同時,支持符合條件的外籍人才子女就近入學;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允許符合條件的外籍人才在京購買商品住房,并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允許符合條件的外籍人才申請普通小客車指標搖號配置和新能源小客車指標輪候配置。
▲北京圖片來源:攝圖網
根據深圳人社局統計,截至今年3月31日,深圳針對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孔雀計劃人才3264人,核發獎勵補貼資金11.2億元。深圳開展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工作,現有外籍人才1.6萬在深工作,累計14名外國專家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外專項目,為廣東省外專千人人數的50%。
針對留學人才,深圳開展“放管服”微改革,增加留學人才直接申辦途徑,縮短辦理時限,簡化申請材料,累計引進留學人員10萬人。
▲深圳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四川新聞網報道,2017年,成都市人社局召開發布會解讀《鼓勵引進外國人才實施辦法》。據悉,《辦法》共出臺了6項“鼓勵引進外國人才”舉措。分別是許可便利,項目資助,成果示范,引才補貼,榮譽授予和平臺搭建。
其中,“項目資助”為實施"蓉漂計劃",對諾貝爾獎獲得者等國際頂尖人才(團隊)來蓉創新創業給予最高1億元綜合資助;“引才補貼”是對企業通過獵頭公司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成功引進符合本辦法第三條A類外國人才的,按其支付給獵頭公司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服務費50%給予引才補貼,最高不超過10萬元;榮譽授予則是每三年組織一次"金沙友誼獎"評選活動,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人才授予榮譽稱號......
▲成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8年2月,浙江省杭州市委組織部發布消息,杭州將重點聚焦更具競爭力的國際人才引育、留用機制,提出“全球聚才十條”“開放育才六條”等政策,其中,對于外國人才創業資助最高可達1億元。
杭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鍵說,外國人才在杭可享受七項出入境便利政策,包括申請在華永久居留、出入境簽證、居留許可、口岸簽證等與北上廣深同樣的出入境便利政策。據人民網報道,截至目前,杭州已累計引進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2.9萬人、外籍人才1.5萬人,共有外國人注冊(擔任法人)的企業4980余家。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人民網、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網、21世紀經濟報道、合肥發布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