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03 21:18:04
1月3日,人社部基金監管局副司長湯曉麗透露,2017年共有九個省份的4300億元基本養老金委托給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進行投資運營。除上述九個省簽訂合同以外,目前西藏、甘肅、浙江、江蘇也打算委托投資運營,可以增加投資金額大概是1500億元。具體收益率方面,湯曉莉表示,今年超過5%的收益率是不成問題的。
每經編輯|秦勇
近年來,隨著經濟轉型和人口老齡化加速,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增速放緩,支出增速加快,收支的壓力越來越大,需要靠“開源、節流”來實現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
▲資料圖(來源:視覺中國)
據央視新聞報道,今日(1月3日),人社部基金監管局副司長湯曉麗在清華大學參加《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8—2022》發布式暨社保基金投資管理研討會時透露,2017年共有九個省份的4300億元基本養老金委托給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進行投資運營。除上述九個省簽訂合同以外,目前西藏、甘肅、浙江、江蘇也打算委托投資運營,可以增加投資金額大概是1500億元。
具體收益率方面,湯曉莉表示,今年超過5%的收益率是不成問題的。
湯曉莉稱,在開源方面,很重要的舉措就是把已經歸集上來的養老保險基金搞投資運營,實現“錢生錢”。
“這個數額(注:4300億元+1500億元)可以說跟我們國家四萬億元的養老保險基金總余額相比還是比較少的,我們國家的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要達到萬億級的級別,也還有一定的差距。”湯曉莉說,一方面我們是借助行政手段來推動各個省搞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另一方面投資運營的目的,是需要借助精算的手段來給整個社會、給民眾一個更好的說明。
具體收益率方面,湯曉莉表示:“今年超過5%的收益率是不成問題的,因為是委托投資的第一年,社保基金理事會相當謹慎,第一年作為打底年,可以說他們是采取了審慎的投資原則,并沒有說很激進的大量投資股票市場,這種情況之下,從目前我們收到的財務報告來看,年底達到5%或者超過5%的收益率是不成問題的。”
▲資料圖(來源:視覺中國)
不過,從與委托省份的交流來看,委托省份對5%的收益率還不是相當的滿意,希望投資回報率越高越好。對此,湯曉莉表示:“在基金的安全跟基金的高投資回報之間,必須要有一個權衡,不可能既要社保基金理事會做到萬無一失,又要特別高的收益率,這個目標很難實現的。”
另據中證網報道,在上述公開場合,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竇玉明則指出,應充分利用養老金特性,提高投資回報率。
他認為,養老金投資可以簡化為三類資產投資,一是現金類,二是債券類,三是股權類;同時預測,現金類投資回報率未來約為2%,債券類資產回報率約為5%,而股權資產回報率約在10%到20%之間。
養老金巨大的體量始終被各方投資者所關注,那么養老金又能有多少進入A股市場呢?
按照國務院發布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的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養老基金結余額,可按照本辦法規定,預留一定支付費用后,確定具體投資額度,委托給國務院授權的機構進行投資運營。”
而且“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于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
所以,社保基金理事會劃出給股票類產品投資的資產小于受托資產的30%。
根據湯曉莉的說法,如果西藏、甘肅、浙江、江蘇最終確定委托投資運營,加上北京、安徽等9個省(區、市) 已簽署合同總金額4300億元,那么經簡單估算,未來可以參與股市投資的總金額約在1740億元。
▲資料圖(來源:視覺中國)
針對養老金的投資風格,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副會長鐘蓉薩3日在公開場合表示,要通過資產配置和風險控制,讓養老金的投資更安全。整個養老金安全要從國家戰略的角度統籌安排,要加大精算能力,測算好一二三支柱之間應該如何去平衡發展,同時考慮到各省、各地人口結構和老齡化的程度,做一個頂層制度安排。
據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7年上市公司三季報數據看,養老基金三季度新進天地科技、滬電股份、上峰水泥、廣州酒家、榮安地產等5只個股。
交易軟件數據顯示,上述5家上市公司,從總市值角度,除天地科技總市值超200億外,其余均在百億上下。從市盈率角度,普遍低于40。
記者還注意到,上述5家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均實現增長,增長幅度分別為25.83%、150.19%、456.55%、12.57%、2244.94%。
另一方面,于2017年10月10日發布的《關于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決定》,相比原規定最大的差別就在于,不低于40%的網下發行股票份額配售對象中增加了養老金——這給了養老金更多的紅利和低風險投資機會。
每經記者:許自然
每經編輯:趙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