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7-10-01 11:06:00
據統計,9月下旬業內發生近20家房企并購案例,房地產行業加速洗牌。業內人士認為,大房企借機增強自身在行業內的規模化優勢,中小房企則有可能轉型或轉行。
盡管沒有再出現融創中國、富力地產分食萬達的大宗收購,但在過去的10天里,依然出現了近20宗收購案例,涉及金額數百億。
業內認為,房地產行業并購潮已來臨,大企業的收購、重組與中小房企的頻繁甩賣說明行業集中度正在提速,全新的行業格局與生態將在資源洗牌后得到重構。
據不完全統計,9月下旬業內發生將近20家房企收并購案例,行業資源洗牌加劇。涉及企業包括首創、海航、萊蒙、雅居樂、陽光城、華夏幸福、新華都、新湖中寶、合生創展等,當中有轉讓項目或股權,亦有接手非房產業務。
期間,陽光城以32.35億元收購廈門晟集翔房地產100%股權。萊蒙國際就收購經營耀隆合營企業、展材合營企業、展系合營企業簽訂協議,注入8.94億元、3.83億元作為股東貸款。雅居樂宣告收購中山商住地塊,總價約37億元。華夏幸福擬21億元收購秦皇島鼎興45%股權。首創置業擬向天津龍湖收購合資公司天津睿濱置業有限公司50%股權,交易對價為1500萬元。新湖中寶擬21.73億港元入股信銀國際等等。
從已披露的收購企業來看,不乏近期加速多元布局、擴張規模的房企,亦有房企因在公開競拍市場拿地受阻、轉而求助收購渠道,個別房企更是將并購動作常態化,如“不是在并購、就是在去并購的路上”的陽光城。
從Wind資訊數據統計來看,2012-2014年,中國房地產并購金額分別為453億元、863億元、1768.1億元;2015年并購案宗數為343宗,涉及并購標的物價值為2815億元,同比增長11%。2016年,房地產行業并購案宗數為198宗,涉及金額為4014.83億元,同比上升43%;而截至2017年8月上旬,房地產企業發起了162起并購事件,涉及金額逾2240億元,并購規模居于各行業首位。
“每一輪市場調整期,都會有一批房企退出房地產市場,行業‘大魚吃小魚’并購與整合的現象頻繁發生。”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認為,并購密集發生是周期性現象,大房企借機增強自身在行業內的規模化優勢,中小房企則有可能轉型或轉行。
曾預言并購潮會在下半年出現的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表示,現在并購潮已經開始。
業內分析,今年房地產企業的并購規模有望創新高,其行業自身的整合與集中度提高是根本原因,另外,今年海外投資監管收緊、抑制非理性對外投資,也從側面提升了企業進行國內收并購的概率。
“今年來看,前20強房企的市場份額已從去年底的26.8%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36.3%,”歐陽捷認為這一數字還有繼續上升趨勢,他預測,“到2020年,前20強房企很有可能發展達到50%市場份額。”
(來源:新華社 記者:袁雅錦)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