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26 14:21:04
每經編輯 趙慶
王思聰作為中國最有名的“富二代”,在微博上擁有超2200萬粉絲,也因為微博上每天都會有大量的男性和女性粉絲留言稱他為“老公”,被很多網友調侃為“國民老公”。
昨日(5月25日)晚間,隨著融創中國發布的一則人事任免公告,一位與王思聰年齡相仿,同樣有海外留學經歷、資本市場運作經驗,老爸也是地產大佬的“國民老公”登上舞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孫宏斌之子加入融創董事會,年薪120萬
25日晚間,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孫喆一自5月25日起獲委任為執行董事,將享有薪金每年人民幣約120萬元及津貼及實物利益。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上述公告稱孫喆一為融創中國董事局主席孫宏斌的兒子。除此以外,孫喆一與本公司任何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主要股東概無任何關聯。
公告內容顯示,孫喆一現年27歲,目前為融創中國上海區域副總裁,2014年加入融創中國。曾在融創中國總部及不同區域公司擔任與資本市場、土地獲取及項目運營相關的不同職位。在加入融創中國之前,曾在雪湖資本及昌榮傳播有限公司任職。2011年畢業于波士頓學院,擁有工商管理及歷史雙學士學位。
孫宏斌身家95億,近一年參股樂視和金科
將兒子推上董事位置的孫宏斌,因為參股樂視和金科股份的關系,可以稱得上是近一年來最活躍的地產大佬。在《2016胡潤百富榜》上,孫宏斌的財富達到了95億元人民幣。
據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此前報道,今年1月,融創中國宣布拿出150億元人民幣馳援資金鏈緊張的樂視,5月21日,賈躍亭宣布辭去旗下上市公司樂視網總經理一職,只擔任樂視網董事長,更是震驚了整個資本圈。
一時間,關于“孫宏斌謀求控制樂視網”的傳言甚囂塵上。在5月22日融創中國股東大會上,孫宏斌也難以避免被問及該問題。對此,孫宏斌表示,融創中國投資樂視的治理結構和管理體系是從投資的時候就已經說好,沒有任何歧義。“所有的東西都寫在合同里面,要有一個CEO,要有董事,要成立管理委員會,要成立決策委員會,這個都是按照合同落實的。這(樂視)是老賈的半條命,也是我的半條命,我才會管。但是我管的是治理結構、決策委員會和管理委員會,這是共識。”
為了表明他無意謀求樂視控制權,孫宏斌在股東大會上還表示:
“樂視干的活我不會,我也不想干。我現在這個活干的挺好,我們房地產行業好,我們房地產行業其樂融融,他們互聯網行業是你死我活。我的性格干不了互聯網這個活,我跟誰都想當朋友,我怎么干。”
在融創中國股東大會上,股東另一個關注的焦點是金科股份的控股權之爭。2016年9月21日,融創中國以40億元認購16.96%的股份,并成為金科股份第二大股東。隨后,天津聚金及其一致行動人融創中國附屬公司天津潤澤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及天津潤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通過二級市場累計增持至總股本25%。而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金科股份實際控制人黃紅云及其一致行動人陶虹遐合計持有公司26.24%的股份。從二股東定增入股最終引發了金科股份控股權之爭的爭議。因此,有小股東質疑融創中國是否想借殼回歸A股上市。
對此,孫宏斌回應稱,目前沒有任何借殼回歸A股的想法。“(金科控股權)我們其實會很小心,買多了以后就有一個同業競爭的事,這是我們考慮最多的一件事。”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金科股份在融創方面第五次舉牌之后,于5月5日起宣布停牌。5月24日,金科股份新的一屆董事會在第三屆臨時股東大會上選舉出來,金科股份獲得7個席位,融創僅有2個席位。
越來越多的地產二代走上前臺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地產大佬的后代走上前臺,如萬達董事長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的兒子許智健、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的二女兒楊惠妍……
更加活躍在大眾視野中的王思聰,雖然在歸國后擔任萬達集團的董事,但并不負責萬達的具體事務。他在王健林支持下成立普思資本,投資游戲、數碼、醫療、科技等行業。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來自恒大官網的簡介僅透露,許智健是恒大副總裁,負責集團物業、園林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其持有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為培養其日后幫忙打理公司,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選擇讓二女兒出國深造。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得市場及物流專業學士學位后,楊惠妍于2005年加入碧桂園擔任采購部經理,從基層開始歷練。2011年,時年30歲的楊惠妍開始著手集團發展策略的制定。
2012年3月27日,碧桂園委任楊惠妍為副主席。目前楊惠妍持有碧桂園54.91%的股份,在去年發布的《2016胡潤女富豪榜》上,她的身家為485億元,在榜單上排名第二。
而對于“異軍突起”的孫宏斌之子孫喆一,比較遺憾的是,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經多方查閱,仍然沒有找到他本人的照片。
每經編輯 李凈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