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22 10:59:03
李彥宏提到,以色列有很多公司都非常具有創新性,有很多很好的想法。而中國有巨大的市場和超過7億的網民,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如果兩者可以結合,就有機會創造奇跡。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娜
每經記者 趙娜 每經編輯 盧祥勇
3月21日下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百度創始人、董事長李彥宏在北京圍繞“一帶一路·相逢創新”進行了一場對話。以色列因科技產業和創新能力強而享有“中東硅谷”的美稱,百度正全力聚焦人工智能,內塔尼亞胡與李彥宏的對話,也就格外關注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
“互聯網是一道開胃菜,主菜就是人工智能”。李彥宏認為,中國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創新上具備的獨特優勢,不僅有最大的市場,也有鼓勵創新、允許試錯的氛圍,并能提供海量的數據,而數據對人工智能的發展非常重要。并且,人工智能技術比互聯網的影響更加重大。
內塔尼亞胡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表示,未來的水利、食品、交通、健康等問題,都將大大獲益于新技術,例如人工智能對交通系統的顛覆。中國和以色列有很多文化上的相同點,都非常重視人才,也有創業家的精神。李彥宏也表示,中國和以色列都很重要教育,中國還需要以更加開放的觀念培養人才,百度也致力于吸引更多有創造力的國際人才。
談市場:中國機會廣闊,數據+技術結合潛力大
據記者了解,此次會話正值內塔尼亞胡訪華期間。前一天早晨,內塔尼亞胡與王健林、馬云、宗慶后等二十多位中國企業家進行了敘談。
21日下午,內塔尼亞胡表示,以色列希望可以更好地發展并且使用科技能力,這需要很多的技術,比如風投、人才甚至是天才以及市場。現在以色列有很多技術正在孵化,如能把這些技術引入到其他市場,也是非常重要的機會。
那么如何通過輸出技術來創造更多的商業機會呢?他隨即稱,當前各國家都在不斷地生產新的產品。因此,很重要的是,以色列要輸出技術,中國這一巨大的市場無疑是其希望可以進入的。而如果中國可以享受到以色列創新所帶來的益處,也可以促進中國的創新和市場發展。
李彥宏提到,以色列有很多公司都非常具有創新性,有很多很好的想法。而中國有巨大的市場和超過7億的網民,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這樣的市場規模在世界其他國家都是沒有的,也很難在世界其他國家中找到這樣一個說同一種語言、有著同樣文化的巨大市場。就拿無人駕駛汽車和其他一些人工智能應用來說,百度非常需要數據,在這方面以色列有技術,中國則有非常多的數據作為基礎。所以,如果兩者可以結合,就有機會創造奇跡。
“因此,以色列的公司應當來中國探索中國市場,可以和百度這樣的公司進行交流,看一下如何幫助他們拓展在中國市場的業務。我認為,我們之間還是有很多方面可以進行合作的。我們也會為他們提供很多的測試床,并且提供很多的客觀關系相關的數據池。但是百度也不是唯一的公司,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中國公司,他們對于和以色列公司進行合作都是持開放態度的。”李彥宏說。
談人才和創新:跨領域吸引國際化人才
面對日益激烈的新一輪科技革命,人才成為全球競爭的最關鍵因素之一,高科技人才的全球流動更成為常態。
內塔尼亞胡認為,中國和以色列有很多文化上的相同點,都非常重視人才,也有創業家的精神。他提到,以色列建立了一個全球的科技創新中心,并以此聞名。很多創新企業都扎根于以色列,以色列也的確吸引了很多不同國家的人來到這樣一個并不是特別大的國家。正是這種跨文化、跨領域的交集,能夠帶來一些獨特的視野。比如說,可能一個人是飛行員,另一個人是醫生,兩個人來自于不同的背景,但是聚在一起卻可以更好地去研究,比如如何運用一些小的機器設備做一些微創手術。
而在李彥宏看來,中國有很多企業可以從以色列的文化中學到東西,兩個國家也都非常重視教育。但是,“中國的教育系統其實可能更在乎分數,在乎在考試中取得第一名,在高考中取得很好的成績,然后進入很好的大學。”因此,中國應該培養出一種更加開放的觀念,讓具備相應技能的人才聚焦對于科學的興趣和好奇心,這樣便能通過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這正是需要從以色列人身上學習的地方。百度也一直在致力于吸引更多有創造力的國際人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在現場留意到了一個細節。雙方對話結束時,李彥宏送給了內塔尼亞胡一本名為《智能革命》的樣書稱,“這是一本我跟同事共同撰寫的圖書,主要講述了人工智能的未來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