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06 00:26:2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龐靜濤 每經編輯 楊 軍
每經記者 龐靜濤 每經編輯 楊 軍
環保意識的崛起,“綠色”被賦予前所未有的關注。房地產領域的“綠色”革命由來已久,但一直處于多方標準的亂象之中。
行業頂端者均通過引進國外綠色建筑標準來提高業內水準,先后有英國的BREEAM、美國的LEED標準進入中國,但世界公認的最高標準來自德國的DGNB。
葛洲壩地產在引用和借鑒德國標準之后,聯手中國最著名的11位行業專家欲編纂中國綠色建筑標準——“中國版DGNB”,以此來影響行業規則的制定,為公司未來占領更大的市場奠定基礎。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從多家企業的角度分析認為,好的產品能引領行業的發展,葛洲壩地產的立足點是高的,但綠色地產的標準制定需要對整個行業進行科學總結,而非一家獨大,需博眾家之長,才會更具權威性。
借行業權威樹業界話語權
新風系統、智能互聯、健康精工……地產領域對綠色建筑有太多的認識,但缺乏統一的標準,從而導致消費者難以辨別產品是否綠色、適用,因此行業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來進行評判。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清勤表示,綠色科技地產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趨勢,前些年,中國的新建建筑和自有建筑由于技術水平和資金能力不夠,很多建筑的綠色性能、環境性能和安全性能與當下的標準有很大的差距。
英國標準、美國標準、德國標準……誰才是最高級的標準?一場綠色地產行業標準的話語權之爭成為房地產行業的新話題。
沒有比規則制定者更有話語權的了,葛洲壩地產正在從行業的頂端開始著手,參與編纂行業標準,從而欲進階為行業引領者。
業內專家薛迥文認為,目前統一標準的推行暫看不見利益機制,關鍵還是看顧客是否買單。就目前的產業角度看,排除國家強制推廣的可能,綠色地產的標準無法成為強制標準。
2016年10月26日,葛洲壩地產發布了其“5G科技”戰略體系。涵蓋業內先進的110余項技術的綠色健康(GREEN)、德系精工(GERMAN)、工業集成(GATHER)、智慧互聯(GRASP)和服務增值(GAIN)五大子系統。
企業層面標準僅是起步,葛洲壩地產欲引入世界級專家打造中國標準。2016年12月15日,葛洲壩地產宣布5G科技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委員會由11位重磅專家組成,包括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國內外行業頂級專家,還有中國、德國乃至世界綠建機構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擔任首席科學家,中國葛洲壩地產董事長何金鋼和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清勤為主任委員。同時,由中國綠色建筑委員會主任王有為、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莊惟敏、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專業總工程師徐偉、北京市室內空氣質量評價與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寅平、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助理林波榮、世界綠色建筑委員會主席戴禮翔、德國可持續建筑委員會(DGNB)主席亞歷山大?魯道夫擔任專家委員,中國葛洲壩地產總工程師焦家海為專家委員兼秘書長。
上述專家委員會背后是強大的學術背景、世界級的專家團隊,這讓葛洲壩地產5G科技標準有可能成為行業標準。
5G體系已在上海率先落地
據了解,“5G科技”戰略基于德國DGNB標準而來,眾所周知,德國標準最為苛刻,最難以實現。
引進德國DGNB綠色建筑評估體系,不僅填補了國內可持續發展建筑包括建筑全生命周期綠色建筑評估體系的空白,還將在產品規劃設計、營銷推廣、施工建造和運營維護等過程全面貫徹DGNB認證要求,為行業市場提供適合國內自然、人文和社會環境的DGNB標準和案例,并分享各類技術落地的實操經驗。
目前,葛洲壩地產發起的5G科技體系被認為是行業內最為全面的企業標準。在建筑技術科技體系之外,葛洲壩地產的5G戰略涉及企業品牌形象、戰略發展與經營創新的全方位、全系統化的價值提升體系。
此外,5G科技體系的核心理念是深耕中國用戶群體,是以“人”為中心,有機運用“綠色健康、德系精工、工業集成、智慧互聯、服務增值”的綜合理論體系和實踐體系。
目前,5G科技體系已經在上海率先落地。位于青浦徐涇的虹橋·紫郡公館率先通過德國DGNB預認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