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公募基金】2017公募基金十大猜想 你相信哪幾個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9 16:55:15

回顧2016年,A股在震蕩中前行,趨勢性機會缺乏。在公募基金行業,相對來說2016年也缺乏創新和亮點,委外資金的攪局甚至也打亂了基金排名戰。2017年即將開始,新一年中,基金行業會有哪些大概率事件發生?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編輯 肖鴻月

回顧2016年,A股在震蕩中前行,趨勢性機會缺乏。在公募基金行業,相對來說2016年也缺乏創新和亮點,委外資金的攪局甚至也打亂了基金排名戰。

2017年即將開始,新一年中,基金行業會有哪些大概率事件發生?2017年的公募基金會是怎樣一番光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最新行業數據及發展趨勢,走訪多家基金公司后,提出了2017年公募基金行業十大猜想。

猜想一:監管將進一步趨嚴

2016年,基金行業經歷了市場流動性過剩的影響和發展道路的再調整,國內外市場形勢錯綜復雜,金融風險加大,行業保持穩健經營的難度增加。監管機構曾多次公開表示,要堅持依法、從嚴、全面監管的重要理念,堅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基本底線。

“2017年,監管趨勢料將進一步升級,由于近年來金融機構跨界經營使得整個金融市場的聯系度大幅提高,金融業或將探尋統一協調監管之路。”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該人士看來, 基金公司應繼續嚴格把控管理組合投資風險,及時跟進組合業績變化,保護持有人利益;強化風險管理和監控,防范投資風險事件;完善風控績效平臺,輔助投資決策流程;通過主動的合規控制和監控措施,降低經營管理和基金運作中的合規風險;深度開展內部稽核工作,不斷跟進內部控制環節的建立和健全。

猜想二:兵家必爭養老金

2016年12月,養老保險基金證券投資管理機構評審結果揭曉,包括14家基金在內的21家資管機構入選。對于基金行業來說,能參與評審既證明了基金行業在資產管理市場的專業性和投資能力,也預示著養老金業務在行業未來的競爭版圖中,將占據更為重要位置。

據公開資料統計,截至2015年底,我國養老金市場整體規模達6.4萬億元(含基本養老、全國社保及企業年金),機構預計2018年將突破10萬億元。長期來看,社保、年金乃至個人養老金業務將是一塊大蛋糕。對基金公司來說,能獲得養老金管理資格,不光是一種榮耀,更意味著一份責任。

招商基金總經理助理兼養老金業務部負責人孫明霞就表示,早在2016年6月,招商基金就已成立專門的養老金業務部門,把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業年金及職業年金基金等養老金類業務作為戰略重點,未來還將持續加大資源配置和戰略投入。

猜想三:迎來“真價值”資金

2016年12月初,養老金首批管理人公布名單,期待已久的養老金入市將于2017年落地。這也意味著,屆時規模高達2萬億元的中國版“401K”計劃啟動,養老金制度改革將擴大長期資金來源。

養老金作為我國居民長期保障性資金,目前只能做類存款或現金的資產配置,年化收益率在1%~2%。而社保基金,通過合理的權益、債券配置,年化收益率可達6%~7%。參照保險資金對權益配置比例在10%左右,養老金入市的初期規模約為2000億元。

此外,2017年A股大概率將被納入MSCI指數,境外資金或被動配置A股。花旗銀行預測,A股納入MSCI指數的概率為70%,屆時國際投資者尤其是被動指數型基金,需要被動配置A股,將帶來上千億元的資金流入。

“養老金和境外機構資金將成為A股和股票基金的重要長期資金,他們穩健的投資風格有利于公募基金發揮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和文化。”融通基金表示。

猜想四:委外資金繼續增加

去年以來,基金機構業務風起,定制基金登上舞臺。在基金發行陷入冰點之時,基金熱衷于承攬銀行、保險等委外資金,而主營持續下滑的商業銀行則依仗基金等平臺定制產品,開辟新財路,業內稱之為定制基金。

定制基金的產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市場普遍關注的基金排名戰。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2月19日,所有基金中,2016年以來收益靠前的基本都是一些定制基金,如永贏雙利債券A 、國泰濃益靈活配置混合C、國泰安康養老定期支付混合C和中加豐潤純債債券A,收益率分別高達182.02%、91.86%、87.15%和74.65%。

“2017年還是‘資產配置荒’,很多資金都在找投資出路,而公募基金作為專業的理財機構將吸引各路資金關注,所以像銀行委外、保險委外等各種機構定制型的基金產品規模會較大,可能成為公募基金規模增長的一個重要方面。”前海開源基金執行總經理楊德龍分析稱。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委外的亂象,已經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2017年委外的形式或將有較大改變,業內人士如此表示。

猜想五:國際化進程逐步加快

目前,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加速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持續推進時,基金行業也面臨著兩方面的全球化。一方面,投資者境外配置資產的“走出去”需求已經啟動,并將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境外機構全球資本對境內證券投資需求增長潛力巨大。

博時基金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基金行業正在步入全球化時代,國際化是公募不可回避的戰略選擇。

具體來看,一方面,在美元處于加息周期、境內外市場利差逐步縮小和境內金融資產風險上升的背景下,境內投資者配置全球資產的需求上升,基金公司將進一步完善跨境產品線,以滿足境內投資者的多元化配置需求。另一方面,境外機構投資者對境內證券投資需求增長潛力巨大。隨著基金互認、深港通、境外金融機構參與銀行間市場、QFII和RQFII等政策的陸續實施,促使基金公司開發低費率、流動性高的工具類產品,以滿足境外客戶的境內配置需求。

猜想六:FOF產品迎來大發展

FOF產品是2016年尤其是下半年的熱門話題,各大基金公司對FOF產品都躍躍欲試。

據監管機構12月中旬披露的《基金募集申請核準進度公示表》,首批共有19家公司的28只FOF產品獲得受理。其中,廣發基金有三只FOF產品獲得受理;中融、泰達宏利、長信、華安、天弘、長盛、嘉實和上投摩根等多家基金公司各有一只基金獲得受理。

宏觀層面來看,我國公募FOF的發展空間很大,從美國公募FOF占共同基金市場規模的10%推測可知,我國公募FOF具有至少7000億元并以年化30%增速擴展的待開發市場。微觀層面,FOF產品的收益主要來源是資產配置,這就需要基金公司建立和提升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多資產及多策略投資能力,進而提升整個行業投資管理能力。

楊德龍指出,FOF在國外屬于成熟品種,但剛剛引入中國。目前,國內公募基金數量已超過3000只,如何選基金、何時申購或贖回是基金投資者最大的難題,而通過買入FOF產品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個難題。現在公募FOF已經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中,2017年會大量發行。所以,2017年應該是FOF元年,也是FOF大發展的一年。

猜想七:智能投顧成布局亮點

2016年作為金融行業的人工智能元年,智能投資顧問領域成為市場廣泛關注的“新風口”。

諾亞研究顯示,截至2015年,全球智能投資顧問資產管理規模僅有300億美元,與其他投資類型的資產管理規模相比,仍然十分微小。如果智能投顧可以從被動投資市場獲取3%的份額,就可能實現10倍成長。

在國內基金行業中,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能有效降低投資風險,幫助用戶獲得長期較好回報。

博時基金分析稱,截至2015年底,美國智能投顧業務的資產管理規模突破了187億美元。海外大型基金公司看好這一新興理財平臺并積極跟進,以智能投顧為代表的新興產品在海外起步時間不長,發展機遇大,加之新一代投資群體對互聯網理財的接受度較強,具備良好的發展前景。

猜想八:低風險理財需求加速釋放

2016年,紅遍基金業的莫過于低風險基金和委外定制基金,前者反映了市場震蕩下投資者對財富穩健增值的強烈需求,后者則打破了過去的傳統產品思路,使得基金行業的個性化定制服務應運而生。

從年底資本市場的波動來看,未來一年,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或依然難以提升,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其對風險較低、個性化的理財服務需求或將加速釋放。在這種情況下,基金公司可能著手于建立具有差異化競爭力的投研品牌,力爭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絕對收益類型產品,實現資產的穩健增值。

“我們并不鼓勵基金經理追逐年度前三名,因為那只是投資結果,而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招商基金副總經理沙骎表示,2016年,他們主動拉長了業績考核周期:對基金經理的考核要求是第一年累計收益率進入前50%,兩年期累計收益進入前45%,三年期累積收益率進入前40%。數據統計顯示,三年期業績排名高低與為投資者創造正回報的概率高度正相關,這才能回歸公募基金為投資者創造回報的價值本源。

猜想九:權益類管理規模增加

“2016年股票市場走勢相對低迷,權益類基金規模增長較慢。所以預計到2017年股票市場會出現恢復性上漲,投資者的信心也會逐漸恢復。因此2017年,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楊德龍表示。

金鷹基金也表示,2016年權益類產品募集遇冷,隨著部分經濟數據好轉,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市場回暖,預計2017年基金公司將逐步增加權益類產品申報。

在主要方向上,金鷹基金判斷,基金公司在權益產品布局上將有兩個趨勢。一是布局細分行業主題指數型基金。預計2017年FOF產品將紛紛落地,對于費率低廉、運作透明的細分行業主題指數型基金的配置需求將進一步提升。二是布局量化主題基金產品。2016年震蕩行情下,多只量化主題基金產品業績優異投資者對其接受程度逐步提升。2017年預計仍以結構性行情為主,量化基金通過多因子等模型,在分散投資風險的同時,也能多方位挖掘市場機會;且出于對基金公司完善產品線的考慮,2017年量化基金產品將有長足發展。

猜想十:債券指數型基金成重要布局

回顧2016年,公募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在震蕩的行情下,行業整體管理規模仍保持增長態勢。但另一方面,新發基金產品同質化問題加劇。

展望2017年,在固收產品上,金鷹基金認為,目前中國的債券指數型產品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截至2016年11月,目前市場共有19只債券指數型基金,規模達200億元,占比基金總規模0.22%。相比于發達國家市場(美國債券指數型基金約占基金總規模20%),我國債券指數型基金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基金公司共上報了20只債券指數基金產品,且申報產品呈系列化。從目前產品的申報情況來看,各家基金公司都在完善債券指數基金的布局,為FOF產品做準備。

債券指數基金有著費用低廉、運作透明和收益特征可預期的優點,伴隨FOF產品、人民幣的國際化提升資產配置需求,債市回暖,債券指數型基金有望成為基金公司布局的重要方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公募 FOF 智能投顧 養老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福利A∨在线观看 天天国产精品污视频 | 亚洲日本精品国产一区vr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 午夜免费啪视频在线观看区 | 新91精品中综合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