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2-18 22:39:42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告訴記者,由于去年基數較低,今年PPI總體跌幅可能繼續收窄,但是轉正的概率仍不大。受大宗商品影響,輸入性通縮壓力大。此外,由于整體工業需求的下滑,可能導致今年整個工業領域的價格環比變化并不明顯。
每經記者 周程程
2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5%,同比上漲1.8%;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下降0.5%,同比下降5.3%。這是PPI連續47個月負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月PPI同比、環比降幅雙雙收窄,環比較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同比縮小0.6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告訴記者,由于去年基數較低,今年PPI總體跌幅可能繼續收窄,但是轉正的概率仍不大。受大宗商品影響,輸入性通縮壓力大。此外,由于整體工業需求的下滑,可能導致今年整個工業領域的價格環比變化并不明顯。
蔬菜、豬肉推高CPI
在推高1月CPI的諸因素中,蔬菜、豬肉漲價功不可沒。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表示,前期強寒潮天氣影響了鮮菜、鮮果的生產和運輸,鮮菜和鮮果價格環比分別上漲7.2%和4.0%;春節臨近,市場需求增加,豬肉價格環比上漲2.5%。上述三項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0.32個百分點。
從國家發改委2月17日公布的對36個大中城市監測數據來看,1月豬精瘦肉、帶皮后腿肉零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2.6%和15.9%。
與此同時,生豬存欄量也處于低位。農業部公布1月最新生豬存欄數據顯示,能繁母豬存欄3783萬頭,同比下降8.9%,環比下降0.4%;生豬存欄量37343萬頭,同比下降7.7%,環比下降2.7%,環比降幅提升1.6個百分點。存欄量絕對數跌至1992年水平,這也意味著生豬價格仍有上漲可能。
申萬宏源研報顯示,預計今年上半年生豬存欄降幅持續擴大,9月豬價有望創新高。2月16日,全國生豬均價為9.14元/斤,仔豬均價為18.08元/斤,同比漲幅分別為52%和77%。
對于全年物價走勢,市場普遍預期,今年物價漲幅將繼續保持相對較低水平,整體仍將呈現低通脹格局。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物價走勢將隨季節因素波動,今年上半年CPl可能出現上升,但幅度有限。”
PPI降幅有望繼續收窄
短期物價有所回升,也難掩工業領域長期通縮的壓力。1月份,PPI同比下降5.3%,降幅較上月縮小0.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5%,降幅較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
余秋梅認為,同比降幅收窄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影響,環比降幅略有收窄的原因則是部分工業行業出廠價格由降轉升或降幅縮小。
對于影響PPI走勢的因素,多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除受國際大宗商品等價格的影響外,國內產能過剩也拖累PPI數據,需要進一步去產能、去庫存。
目前,去產能的力度正持續加大。2月初,國務院分別發布了關于鋼鐵行業、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的指導意見,規定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用3至5年的時間,減少煤炭行業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按此目標,未來5年鋼鐵行業一共消減產能9%~13%,煤炭行業去產能9%。
民生宏觀研報認為,供給側改革加快產能,對上游原材料領域價格也有一定支撐。但中長期來看,在產能有效去化和新增長點完全落實之前,PPI難以擺脫低迷。
在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看來,如果今年去產能能夠取得比較明顯的效果,相關產業能夠進入一個合理的產能區域,PPI在未來就能逐漸縮小下降幅度。
對于PPI未來的走勢,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判斷,未來PPI趨勢性回升是大概率事件,工業企業通縮局面將得到改觀,利好實體經濟。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需要補短板,例如加強民生工程及綠色工程的建設,既能夠增加有效需求,又能夠提升有效供給,以帶動供給和需求的結構性優化,進一步帶動整個PPI結構的變化,引導能夠滿足需求的產品價格的穩定上升。
“比如房地產庫存的化解能夠帶動房地產需求的增加,進而能夠帶動與房地產相關產業消費的增長,帶動相應的PPI直接企穩。”潘建成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