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29 21:07:56
2015年對大部分投資者來說都會是令人記憶深刻的一年,股票市場前后半年的大起大落,就已讓許多投資者心生感慨。
每經編輯|王心田
每經記者 王心田
2015年對大部分投資者來說都會是令人記憶深刻的一年,股票市場前后半年的大起大落,就已讓許多投資者心生感慨。
然而,生命不息理財不止,尋找一片理財的藍海就成了新的需求。
其實,不妨給理財加點料。2015年《每日經濟新聞》為大家奉上了幾道另類投資的“私房菜”,除郵幣卡電子盤外,還有藝術品市場的“另類收藏”——硯臺、動漫原稿、地圖等。其中,郵幣卡電子盤方面,南京、南方兩大文交所綜合指數半年暴漲達3倍左右,部分產品的漲幅更是秒殺A股。
2015年已成為歷史,2016年這些另類投資品種又將何去何從呢?
另類投資,2015年有驚喜嗎?
2015年另類投資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屬郵幣卡電子盤,這個“像炒股一樣炒藝術品”的投資模式不斷帶來驚喜。
從電子盤“一”字板漲停潮引來投機客,到南京、南方兩大文交所綜合指數半年暴漲3倍左右,再到全國文交所扎堆上線郵幣卡電子盤,這接踵而至的一連串動作將郵幣卡電子盤推到了更多投資者的面前。部分品種的漲幅更是秒殺同期A股表現。
如此瘋狂的“撿錢”市場,投資者從聞所未聞到密切關注,郵幣卡電子盤的日成交額最高一度逼近70億元。由此受到了許多“國家隊”基金的關注,陽光私募也嗅到了其中的賺錢機會,至今已有兩家私募發行了錢郵基金。
相比郵幣卡電子盤的火熱,2015年藝術品投資市場可謂是又一個“寒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尋遍藝術品收藏門類,終于找到了幾株“寒冬”里的“臘梅”,這些另類藏品的特點是:相對冷門,國內市場有待開發,入市門檻較低,尚未被熱炒,升值空間較大及風險相對可控。
2015年8月,《每日經濟新聞》推出了硯臺收藏系列,如果你曾關注過,那么目前你的投資應該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績。就在剛剛結束的2015年11月香港秋拍上,拍品《硯壽星硯臺》以高出估價的價格成交,成交價為27.5萬元。同時,西泠印社秋拍“文房清玩·古玩雜件”專場上,歷代名硯的成交率也達到64%,在這個藝術品拍賣的“寒冬”里,這樣的冷門品種可以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據人民網報道,由于日本經濟下滑,目前日本所藏藝術品大量回流,其中包含大量日本“藏二代”手中流出的中國名硯。市場認為,這不失為活躍國內硯臺收藏市場的利好之一。
自從《捉妖記》《大圣歸來》等一系列國產動漫電影票房斬獲佳績以來,通過采訪阿里影業相關人士和一些漫畫收藏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影視公司未來幾年計劃在動漫作品上大幅增加投入,加上西泠印社推出的幾屆漫畫專場拍賣會都取得了驚人的成交額和成交率,由此很多投資者也看到漫畫原稿收藏市場的投資價值。
一些中國傳統漫畫已經展露出其應有的價值,受到國際市場的關注。在2015年9月的紐約蘇富比拍賣上,豐子愷的《詩書漫畫(十二開冊)水墨紙本》以約31.865萬元成交。
還記得《每日經濟新聞》推出的地圖收藏專題嗎?古地圖和一些近代地圖的收藏越來越受到各類藏家的重視。據雅昌拍賣統計,2015年8月以來,各大拍賣會拍了近40件地圖藏品,幾乎全數成交。其中,2015年10月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上,《2008至2009年作中國地圖被拆清朝廟宇的鐵力木》拍得973.25萬元的高價;12月的保利十周年秋拍,《1854年作南湖避地圖手卷設色紙本》也以36.8萬元成交。
《每日經濟新聞》為你挖掘的這些“另類投資”品種,你關注了嗎?如果2015年這些品種尚未給你帶去驚喜,那2016年你準備好了嗎?
藝術品投資的2016
2015年,藝術品市場的交投活躍度連續下滑,當大多數投機者對藝術品投資熱情漸漸褪去時,或許恰恰是理性投資者布局藝術品市場的好時機,藝術品投資市場究竟有哪些利好?藝術品投資又出現了哪些新玩法?
2015年11月30日,中國翻開了人民幣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新一頁:人民幣成功“入籃”。人民幣加入SDR后,藝術品投資者如果參加境外拍賣,抑或是外國人入境競拍,匯率折算的損失問題和成交款操作的復雜程度將會降低;人民幣與外幣的兌換將變得更加便利,這無疑讓國內外藏家的藝術品投資渠道變得更為暢通,也將進一步活躍藝術品拍賣市場。同時,投資者可以更加輕松地參與在海外已較為成熟的藝術品基金、藝術品信托、藝術品質押、藝術品保險等理財產品,這也拓寬了投資者的理財渠道。
2016年的藝術品市場值得期待的當屬藝術品交易模式的轉型。1989年,全球第一家藝術品電商artnet在紐約成立,之后其開發的價格數據庫、新聞等產品成為業界標桿。1999年嘉德在線成立,成為中國最早一批藝術品在線交易平臺;2005~2009年,盛世收藏、博寶網、雅昌交藝網等先后上線;2011年淘寶試水藝術品拍賣,標志綜合類電商正式涉足藝術品在線交易市場;2012年,藝典中國等新一批平臺興起。而從2013年起,藝術品電商呈現爆發式增長,用藝術品電商研究專家王槄的話來說,就是“藝術品電商成了‘一只站在風口上的豬’”。截至2014年底,國內在線藝術品交易網站已接近2000家。
2015年藝術品電商同樣在蓬勃發展,就在12月8日開幕的上海國際收藏論壇暨藝術電商全球峰會上,artnet全球總裁JacobPabst指出,“根據artnet的統計,70%的收藏家在收藏時并沒有親眼看過藝術品”,他認為“理念的轉變要比想象中容易得多。”
2015年12月,華辰集團打造了天天拍賣平臺。中國拍賣協會研究會委員、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季濤表示,“近兩年,為適應網絡新發展,減少經營成本,國內許多拍賣行都啟動了線上拍賣,甚至不再進行現場拍賣。”
2016年的藝術品投資市場或將延續“互聯網+”的模式,在量的積累上,改革創新,中國藝術品電商的發展或將在不遠的將來迎來質的飛躍。
郵幣卡投資的2016
2015年可謂郵幣卡電子盤發展中里程碑式的一年,交易方式的創新開拓了藏品大眾化的新道路。從興起至今,郵幣卡電子盤已經成為眾多投資者資產配置的重要選擇,文交所也在全國呈星火燎原之勢。那么,2016年的郵幣卡電子盤會有哪些熱點值得期待呢?
隨著2015年末“農行事件”觸發的文交所資質風波,加上“郵幣資訊”第三方平臺啟動的文交所行業內資質披露行動。在“行業健康發展、維護投資者利益”的呼吁下,2016年國家或將對文交所進行一次大規模改革整合。目前文交所資質的審核來源不一,受市場認可的資質主要是國家“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批準的國家級資質;省金融辦等金融管理機構批準并由國家“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備案的省級資質。
針對文交所2016年的發展,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研究員西沐表示,“文交所的社會定位與職能還未確立,探索還將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再加上由于文化藝術資源特性的影響,就使得我們跨過這一過程的基本動力無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其指出,“對于那些沒有通過治理整頓的文交所,轉型是其唯一的選擇,而轉型的核心還是創新。改革的基本方向不外乎兩個:一個是與通過治理整頓的文交所進行整合與融合;二是轉型為交易中心或其他平臺形式,創新產品,開展相應的業務。”
就文交所的各類藏品而言,2015年許多藏品都經歷了一輪大牛市,然后7月的震蕩下行和近期大規模的調整,使部分藏品的價格又回到了一個較低的位置。南京文交所一大戶張先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談及2016年哪些藏品值得關注時表示:“以2015年電子盤的走勢來看,除了市場大好的那段時間,各板塊會形成合力上漲外,市場震蕩甚至低迷時,率先反彈、漲幅居前的品種,大部分都是一些籌碼集中度較高,主力公告大比例鎖倉的品種。而一些籌碼分散,散戶持有較多的品種,反彈明顯滯重。”所以評判電子盤品種的優劣,不能帶著傳統現貨價值判斷的老觀念,因為這是資本推動的電子盤市場,密切關注公告、知曉主動動向顯得尤為重要。
上述張先生還表示,“郵幣卡電子盤確實跟股市有異曲同工的地方,也出現過許多強者恒強的妖品,如《青海湖片》、《三輪虎大版》、《文十四長江大橋》、《戴勝鳥彩銀幣》等,捕捉這些藏品,需要豐富的藏品知識積累,加上對線上主力資金動向的把控,這些妖品大多存在‘藏品本身精美、發行量少、綜指漲時跟漲跌時不一定猛跌’的特性。”
投資錢郵基金是2016年入市郵幣卡電子盤的另一選擇。隨著2015年兩家私募基金分別聯合南方所和南京所推出“領航南方錢郵基金”系列和“新大陸錢郵基金”系列以來,“領航南方錢郵價值一號”最高觸及137.3%的豐厚收益。不過,目前電子盤連續下跌,據其公告披露,2015年10月以來凈值下滑,截至11月28日,“領航南方錢郵價值一號”單位凈值為1.1161元。
而與南京所合作的中杏藝禾私募基金總經理董榮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可在南京所新品發行前定向配售的私募機構已有許多家,這種一級半市場的打新政策既是鼓勵場外資金入場,又說明以后電子盤將有越來越多的機構參與。這反映了錢郵基金的巨大操作空間和盈利潛能,也為基金配置藝術品、郵幣藏品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其他值得期待的另類投資
如果說2015年《每日經濟新聞》為投資者奉上的另類投資品種敲開了另類投資的第一扇門,那么2016年,我們將會為投資者繼續挖掘一些非傳統的投資門類和有賺錢效應的新興品種。
可以看到,文交所電子盤交易首先火的是郵幣卡電子盤,這其中其實是有深刻的社會原因的——許多投資者曾經都涉足過現貨市場郵票、錢幣的收藏,因此對這類藏品接受起來要容易很多。
然而,大宗商品電子盤交易的產品是許多普通投資者較少接觸的,目前上線的近50家文交所中,電子盤有近半數以上都夾雜大宗商品交易品種,有的文交所甚至專門交易大宗商品。
我國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雖然發展迅猛,但與證券、期貨市場相比,其一開始就較缺乏國家層面宏觀政策的引導和具體規范,屬于自下而上的發展演變模式。因此在享受相對寬松的創新氛圍的同時,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近年來“野蠻生長”,出現了客戶資金被挪用、操縱市場價格、相關負責人卷款跑路等一系列嚴重問題。
但是所有的新生事物都會經歷一個從亂到治,進而規范的過程。
就如郵幣卡電子盤也在不斷改革和規范管理一樣,如今大宗商品交易發展如此迅猛,想必不僅只有市場需求,其電子盤的運作一旦形成規模,投資機會可以期待。
2016年,藝術品基金或將再次崛起。
藝術品基金一般由基金管理人負責募集資金,并通過多種藝術品類組合或者單一藝術品類組合的投資方式,以達到最終實現較高收益的目的。
目前國內藝術品基金主要有兩大類型,即有限合伙型和信托型,其中信托型包括:單一信托藝術品理財基金和集合信托藝術品理財基金。
藝術品基金在國外的歷史比較悠久,就國外藝術品基金的現狀來說,包括美國藝術品基金在內的許多藝術品基金都以5~10年為一個投資周期。
藝術品基金的收費方式通常是收取占投資總額1.5%~5%不等的管理費用,如果年收益率超過6%,再另外從超額利潤中收取20%的分紅。
具體來看,這些藝術品基金的投資范圍也各不相同。
2011年前后是國內藝術品基金發展最為鼎盛的時期,當時共有數十只信托產品完成發售,涉及資金達百余億元人民幣。
這些信托產品的運作周期大多在3~5年,其中,以3年居多。這也使得2014年成為藝術品基金產品的一個集中兌付年。
然而,曾經火爆一時的藝術品基金遭遇了2012年后上億級藏品大幅減少、拍賣市場整體行情下滑的影響,藝術品基金也因此淡出了很多投資者的視野。
目前,隨著藝術品金融化的不斷推進,國內許多藝術品私募機構發行了藝術品基金,并聘請了有專業背景的藝術品基金經理。
2016年,如果藝術品拍賣和藝術品金融行業出現回暖的狀況,那么藝術品基金將重新起航,有望重拾投資機會。
這些私募機構配備的基金經理往往同時兼具藝術品收藏背景和資本市場基金管理的經驗,因而藝術品基金為手握資金但缺乏專業知識的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更有效且專業化的投資途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