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27 23:43:48
12月25日,央行發布《關于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 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核心精神是對個人銀行賬戶進行分類,其中Ⅱ類和Ⅲ類賬戶的開立和服務內容,為存款人通過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開立和使用賬戶提供了便利。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萬敏
每經記者 萬敏
對于正在承受利率市場化改革提速壓力的商業銀行來說,物理網點帶來的吸儲優勢也在不斷受到沖擊。
12月25日,央行發布《關于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 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核心精神是對個人銀行賬戶進行分類,其中Ⅱ類和Ⅲ類賬戶的開立和服務內容,為存款人通過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開立和使用賬戶提供了便利。
“對網絡渠道的賬戶開立給出了明確的規范和流程,實際上是利好一些物理網點不足,但有好產品的中小銀行。”一位商業銀行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銀行業的轉型正在向“輕資產”、“交易型”發展,未來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將幫助銀行吸引更多優質客戶和存款資源。
《通知》稱,通過電子渠道開立Ⅱ類戶的,銀行應通過綁定開戶申請人的同名Ⅰ類戶(以下簡稱綁定賬戶,信用卡除外),作為核驗開戶申請人身份信息的手段之一,確認綁定賬戶的所有人是開戶申請人本人,綁定賬戶的開戶銀行名稱和賬號與開戶申請人提供的信息一致。
上述商業銀行人士稱,Ⅱ類賬戶的理財功能可理解為主要是針對直銷銀行的開立電子賬戶服務進行規范和明確,如存款人只有某大行A的一類賬戶,而他想要購買某城商銀行B在線上直銷銀行的理財產品,他可直接在B銀行線上申請一個Ⅱ類賬戶,B銀行只需向A銀行進行客戶的身份信息核驗,而客戶不必去B銀行的網點柜臺進行申請。
同時,央行還明確了驗證信息的方式和反饋時間。此外,央行還支持存款人通過Ⅱ類戶辦理單日10000元以內的消費和公用事業繳費支付。
一位股份行人士稱,《通知》發布后,可能會促使銀行間個人存款資金流動速度更快,各種理財、消費等賬戶衍生服務帶來的存款分流現象或更突出。
《通知》要求,銀行應積極利用新技術創新支付服務產品,不斷改進銀行賬戶服務;應制定差異化的收費策略,為存款人提供低成本或免費的支付結算服務,鼓勵銀行對存款人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辦理的一定金額以下的轉賬匯款業務免收手續費。
民生銀行網絡金融部專家周勇表示,如果銀行間能夠互信,按照人行要求按期完成個人人民幣賬戶的全面梳理與等級標識工作,則對開展直銷銀行業務的任何一家銀行、甚至是純網絡銀行,都將是規范與機遇并存的一個嶄新局面;尤其是具備“理財+支付”功能的Ⅱ類賬戶,任何一家參與游戲的銀行最終比拼的都將是基于賬戶之后的綜合服務,以及對應的成本與效率。
上述股份行人士認為,近年來,銀行與網絡支付機構的關系分分合合,主要在于銀行越來越認識到基于賬戶服務所能帶來的收益鏈條中的商機,但對于怎樣挖掘這些機會、增強客戶黏性,銀行之間還需更多交流合作,站在客戶角度去思考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