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外匯

每經網首頁 > 外匯 > 正文

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人民幣中間價下調不應解讀為趨勢性貶值

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11 17:06:05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今天的中間價與昨天的中間價相比,出現近2%的貶值,主要原因是今天中間價與昨日收盤價之間的差價大幅收窄。這是由于此次完善報價所帶來的一次性的調整,不應該被解讀為人民幣將出現趨勢性貶值。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每經記者 萬敏

8月11日,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報6.2298;上日中間價報6.1162,收報6.2097;人民幣中間價下調幅度達1.82%,創歷史最大降幅。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今天中國人民銀行修改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價。這是一個技術層面的變化,主要目的是解決過去一段時間中間價與市場匯率持續偏離的問題。此項改革有利于提高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市場化程度及其基準性。今天的中間價與昨天的中間價相比,出現近2%的貶值,主要原因是今天中間價與昨日收盤價之間的差價大幅收窄。這是由于此次完善報價所帶來的一次性的調整,不應該被解讀為人民幣將出現趨勢性貶值。

馬駿認為,從經濟的基本面來看,我國主要宏觀指標都支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比如,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7%的GDP增速仍然高于絕大多數國家,尤其是目前面臨較大匯率波動的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增速。最近的一些情況表明,由于宏觀調控措施效果逐步顯現,基礎設施投資加速以及房地產銷售改善,我國經濟有企穩回升的跡象。另外,我國的經常性項目仍然有順差,外匯儲備很高,通脹率較低,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都在安全區間。我國的這些基本面因素都明顯強于一些面臨較大匯率貶值壓力的經濟體。

“另外,經過中間價報價的改革,中間價更接近市場匯率,可以提高整個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和匯率的彈性,有助于保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相對穩定,為宏觀經濟創造較為穩定的外部條件。”馬駿表示。

法興銀行外匯利率北中國區總監楊也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中間價近2%的一次性貶值,使得原本堆積的部分貶值壓力在即期匯率市場獲得一次性釋放,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的長期均衡,相信企業和金融機構在風險管理政策和匯率工具的應用上將發揮更大的主觀能動性。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包括兩個部分:一是中間價的確定;二是人民幣兌美元在中間價基礎上的浮動區間。過去幾年,央行重點是擴大人民幣兌外幣浮動區間,人民幣兌美元的幅度區間從匯改初期的千分之三擴大到目前的2%,這有利于增加人民幣匯率的彈性。但自今年二季度以來,由于人民幣中間價基本盯住美元,導致人民幣跟隨美元被動升值,在當前外需不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人民幣中間價由于缺乏彈性,導致人民幣即期匯率不能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因此,此時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不僅及時、也非常必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人民幣中間價 人民幣貶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一线高清在线视频 | 夜福利日本一区国产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