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3 00:59:3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上海自貿區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外幣服務功能終于姍姍來遲。
昨日(4月22日),央行上海總部正式宣布,上海市開展自貿試驗區分賬核算業務的金融機構,可按相關要求向區內及境外主體提供本外幣一體化的自由貿易賬戶金融服務。
至此,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只剩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環,即個人資本項下的開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從業內人士處獲悉,近期央行上海總部還將發布新一批自貿區金融改革方案的細則,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啟動“自貿試驗區合格的個人境外投資(QDII2)試點”。
對此,渣打銀行(中國)投資策略及咨詢部總監鄭毓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具體的細則還沒有出來,這是資本項下放開的又一個較為重要的舉措。
17家金融機構啟動FT賬戶
昨日,央行上海總部發布《關于啟動自由貿易賬戶外幣服務功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自發布分賬核算業務實施細則后近11個月以后,外幣自由貿易賬戶正式啟動。同時,這也是4月20日國務院發布《進一步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后,央行上海總部推出的第一項金融舉措。
央行上海總部表示,金融機構可按《通知》要求,提供經常項下和直接投資項下的外幣服務。“自由貿易賬戶外幣服務功能的啟動,將為企業提供賬戶內本外幣資金兌換便利,降低融資成本和匯兌成本,更好地管理匯率風險。金融機構對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中的金融服務需求也可以有更好地響應和跟進,提供具有國際水準的金融服務,為境內金融服務的改進提供示范效應。”
2014年6月,經人民銀行總行批準,央行上海總部推出了自由貿易賬戶相關政策。截至目前,已有17家金融機構啟動了自由貿易賬戶金融服務,共為區內和境外主體開立了12466多個自由貿易賬戶,跨境結算量達到1403億元,境內結算量達到1743億元。
根據此前多家媒體報道,原定在發布分賬核算業務實施細則之后6個月,就力爭啟動外幣業務,但直到如今,自由貿易賬戶外幣服務功能才得以啟動。
“當時,大家一直是預測大概6個月以后外幣功能就會啟動,從系統的搭建和業務運作上來講,銀行確實早就準備好了,一直在接受央行的內測和審核。從央行的角度看,肯定是更注重風險的把控,在推進過程中比較謹慎。”首批接入FT賬戶的某銀行相關自貿區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
對此,央行上海總部表示,經過人民銀行總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自由貿易賬戶業務運行情況的評估,認為基于分賬核算管理的風險防控機制在前期運行中體現了“防火墻”作用,自由貿易賬戶監測管理信息系統較好地實現了對自由貿易賬戶各項業務和資金流動的動態監測,本外幣一體化協調工作機制也已建立。“從綜合服務功能定位和風險防控機制兩方面看,自由貿易賬戶具備了啟動外幣服務功能的條件。”
業內:“新51條”近期發布
梳理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的脈絡,從最初明確自貿區金融改革的總體政策框架,到經常項下業務的放開,再到創新搭建并運用分賬核算系統,然后到自貿區內企業的資本項目可兌換基本到位,到如今,自由貿易賬戶本外幣功能正式啟動。
至此,自由貿易賬戶的各項功能已經基本全部啟動,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只剩最后,也最關鍵的一環——個人資本項下的開放。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近期,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還將發布新一批自貿區金融改革方案的細則,內容約為51條,區別于此前自貿試驗區金改1.0版的“51條意見”,被稱為“新51條”。
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先行先試,包括自由貿易賬戶功能拓展、雙向跨境證券投資等內容。
所謂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先行先試,是爭取啟動“自貿試驗區合格的個人境外投資(QDII2)試點”。此前,上海市金融辦主任鄭楊曾透露,今年爭取啟動“自貿試驗區合格的個人境外投資試點”,主要包括移民投資、房地產投資、境外證券投資和境外實業投資等。
鄭毓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QDII2試點)具體的細則還沒有出來,應該說,這是資本項下放開的又一個比較重要的舉措,實際上是要讓錢更多地走出去,從這個角度看,一是換匯額度可以放大,二是投資標的可以擴大。“目前,每人每年無條件換匯額度是5萬美元,我覺得額度這方面可以適當放大。”在擴大投資標的方面,鄭毓棟則認為,對海外的投資標的可以擴大到一些實業、對沖基金、商品期貨等。“但這個(QDII2)試點可以覆蓋的人群還是比較少,也就是自貿區內符合要求的個人,估計在200萬人左右,所以短期對外部市場的影響可能不會很大。”鄭毓棟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