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4-02 09:37:23
據了解,某一創業項目啟動初期,如果項目需要相關的技術,中航工業可以轉讓給創業者,等項目做出來產生市場價值之后再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或者取得一定的占股,從而實現價值最大化。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燦邦
每經記者 劉燦邦 發自北京
對于傳統制造企業來說,互聯網的風早已呼呼吹來,如何站上風口尤為重要。
近日,中航工業旗下中航聯創平臺——“愛創客”正式上線運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聯系了愛創客項目的相關負責人,據其介紹,愛創客的推出是要推動航空技術應用到其他領域,使航空線下資源為創業者提供服務;同時,通過這個平臺讓更多的社會群體了解航空方面的需求,需要社會力量一起參與航空工業的創新。
按照中航工業的規劃,集團未來5年對“愛創客”的投入規模將達到300億元,該項目未來5年將成功對接1000余個項目,計劃產值1000億元。
一位行業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要求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智能制造或者說是以智能化為代表、以提高生產效率為目的的先進生產模式,肯定要擠出勞動力,但是作為國企不能讓這些勞動力都下崗,所以必須給他們開拓新的服務業去就業。
中航工業上線愛創客
去年5月4日,中航工業決策由航電業務板塊牽頭啟動中航聯創平臺建設,為集團各業務板塊搭建開放式產業發展的舞臺。日前,中航聯創平臺——“愛創客”正式上線運行。
愛創客項目的一位負責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該項目是一個O2O的產業發展平臺,目前主要圍繞兩大主線。“一是要把航空技術應用到其他領域,使航空線下資源為創業者提供服務;二是通過這個平臺讓更多的社會群體了解航空方面的需求,需要社會力量一起參與航空工業的創新。”
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的創業市場并不缺創業熱情,但是很多項目由于創業者很難找到供應鏈,不知道某個部件哪里更便宜,不知道產品應該在哪里做驗證等問題則推進緩慢,產品出來后商業化過程更加漫長。
“愛創客不僅僅是孵化器,我們給創業者的創業項目投錢只是很小一部分,更多的是提供技術,幫助創業者完成產品制造,并對產品做實驗驗證等。”這位負責人介紹說,愛創客將把實體產業經濟和創業銜接起來,通過集團300多萬供應鏈關系和合作伙伴的優勢降低創業者的成本。
據了解,某一創業項目啟動初期,如果項目需要相關的技術,中航工業可以轉讓給創業者,等項目做出來產生市場價值之后再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或者取得一定的占股,從而實現價值最大化。
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愛創客將在全國設立六大線下運營中心,深圳、上海創業熱情較高的地區有望入圍。不過他也表示,六大中心名單尚未確定下來。
5年規劃千億元產值
上述負責人表示,中航工業未來會定期在平臺上發布集團的需求并展示企業優勢資源,5年時間內,每個中心將規劃對接成功200個左右的公司或者項目,通過培育或者孵化等方式達到1000億元的產業規模,而5年間集團對此的投入規模將達到30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除了5年規劃,中航工業計劃到2025年,中航聯創平臺的累計投融資為600億元,催生創新創業產業項目的規模力爭達2000億元。
一位行業研究員向記者表示,對中航工業而言,成立愛創客也是無奈之舉,“現在要求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智能制造或者說是以智能化為代表、以提高生產效率為目的的先進生產模式,肯定要擠出勞動力,但是作為國企不能讓這些勞動力都下崗,所以必須給他們開拓新的服務業去就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航工業短期不會進行板塊剝離,“現在做加法考慮比較多,我相信五年以后可以做減法。現在還是很重視現金流的時候,我的主業需要足夠的現金流來支撐,所以不敢輕易做減法。”
此外,中航工業早期提出的“兩融、三新、五化、萬億”的目標中,其中之一就是2020年力爭達到產值10000億元。由此看來,愛創客即是中航工業不斷做加法的其中一步,也將為集團的萬億產值目標帶來一定補充。
在上述研究員看來,愛創客的推出意在壯大自己的規模從而反哺航空主業,而在中航工業內部從來沒有低估過非航產業對航空產業的反哺作用。
“通過別的業務組合,要有別的業務能夠掙錢,反哺航空發動機。”林左鳴此前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