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4-02 09:26:49
環保部將用兩年時間開展全國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專項檢查。4月1日,2015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現場會在江蘇無錫召開,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出席會議并講話。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環保部將用兩年時間開展全國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專項檢查。
4月1日,2015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現場會在江蘇無錫召開,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出席會議并講話。
吳曉青介紹,有些地方政府為了減輕考核壓力、環境質量達標等目的,行政管理部門指使監測站編造、篡改監測數據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了政府和環保部門的公信力,對監測系統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
吳曉青強調,針對空氣質量監測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據張高麗副總理的重要批示以及陳吉寧部長的指示要求,我們決定用兩年的時間,開展全國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專項檢查。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環保監測數據造假比較普遍,(“打假”工作)最終能否做得好,仍有待時間檢驗。”
監測數據造假問題依然存在
據了解,2014年,環保部門對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和2856個縣級城鎮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開展常規水質監測,全面掌握了我國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及變化趨勢;環境監測天地一體化進程深入推進,遙感監測在污染防治、監察執法、生態保護、環境應急、核安全監管等方面的作用進一步凸顯。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應清醒地認識到,環境監測工作在適應環境管理的需要和人們群眾的期待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吳曉青說,監測數據造假的問題依然存在。
他介紹,有些地方政府為了減輕考核壓力、環境質量達標等目的,行政管理部門指使監測站編造、篡改監測數據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了政府和環保部門的公信力,對監測系統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
實際上,近年來,環保數據造假已然成為公開的秘密。2013年5月,環保部通報15家企業涉及脫硫設施不正常運行、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其中不乏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鋁業這樣的“中字頭”國企。時隔一年,2014年6月,環保部再次發布公告,對2013年脫硫設施存在突出問題的19家企業予以處罰。
吳曉青說:“對當前的監測數據質量問題,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和警醒,要深刻認識到,保證監測數據真實可靠是監測工作的底線,絕對不能碰,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監測數據質量,確保數據真實準確。”
“造假處理辦法”正在編制
吳曉青指出,監測數據必須準確真實準確,環保部將嚴厲打擊環保數據造假行為,對虛假數字要嚴厲問責。
在今年實施的新環保法對數據造假也提出了明確的追責要求,監測機構應當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監測設備,遵守監測規范,對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對篡改、偽造或者指使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要予以懲處,追究法律責任。
對此,吳曉青在部署2015年環境監測重點工作時指出,環保部已將今年確定為新環保法的“實施年”,監測系統要認真貫徹落實新環保法對環境監測的規定。
吳曉青透露,環保部編寫了《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處理辦法》及實施細則,這次也專門提交會議征求意見。同時,吳曉青特別強調,針對空氣質量監測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環保部決定用兩年的時間,開展全國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專項檢查。
據了解,專項行動不僅要完善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的質量管理和技術體系,而且要開展不同形式的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專項檢查,查處虛假偽造數據行為,對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問責。
吳曉青提出,要充分發揮國家直管站的作用,對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和國家直管站數據嚴重不符的城市進行嚴格檢查,嚴防數據造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