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18 21:10:0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海關了解到,2014年,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國玩具產業面對復雜的外貿環境,也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去年出口額為263.36億美元,同比增長41.37%。
每經編輯 吳澤鵬
每經記者 吳澤鵬 發自廣州
“看完電影《超能陸戰隊》,好想有一個‘大白’這樣的男朋友。”最近,類似的“真情告白”引爆了微信朋友圈。
片中機器人“大白”走紅后,同樣火爆的還其衍生品,在線銷售的正版“大白”毛絨公仔、玩具等引來瘋搶。某購物網站一毛絨公仔官方旗艦店上,“正版超能陸戰隊大白公仔”標價99元一個,盡管打出了“預售七天后發貨”,但已有超過1.4萬個的預定量。
“大白”毛絨公仔火爆的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海關了解到,2014年,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國玩具產業面對復雜的外貿環境,也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去年出口額為263.36億美元,同比增長41.37%。其中,玩具出口大省廣東出口173.4億美元,同比上升47.7%,占全國玩具出口額的65.85%。
廣東省玩具協會會長李卓明表示,這得益于玩具行業良好的產業鏈優勢,逐步實現產業轉移,同時,玩具企業也在積極尋求創新產品,刺激市場需求。
玩具業的逆襲
玩具產業的“寒冬”可以追溯到2012年。統計數據顯示,廣東2012年玩具出口額同比下降8.32%,是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據了解,有主要面向歐美市場的玩具企業,其美國訂單從原本占公司出口總訂單量的30%降至不足5%,歐洲訂單量減少過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廣東省玩具協會了解到,廣東是世界最大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基地,年出口玩具占我總額的70%左右,占全球市場50%以上,“廣東玩具產業的發展大致反映出中國玩具產業的基本情況。”
“2014年春季廣交會和廣州國際玩具展,參展企業普遍反映訂單以小單和短單為多,再加上國內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對勞動密集型的玩具企業造成了非常大的經營壓力。”李卓明告訴記者。
但李卓明同時表示,過去的一年,在歐美玩具市場需求復蘇、國內“一孩”政策放寬、銀行準備金率松動等利好大環境下,行業發展仍取得長足進步。
記者了解到,2014年全年,我國玩具產銷率達到96.6%,主營業務收入1964.9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玩具生產大省廣東實現玩具總銷售值136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8%;內銷273.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78%。
自創品牌成主流
在歐美市場需求疲弱、國內用工成本大幅上升等困擾下,廣東不少服裝、手表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遭遇困境。
同屬勞動密集型的玩具產業是如何做到“獨善其身”的呢?
李卓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廣東玩具制造業正穩步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升級。此外,為了降低人力成本,一些玩具企業已經將部分產能向內地如韶關、陽江等地轉移。
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傳統普通玩具以自有品牌產品出口為71.88億美元,占該類玩具出口總額的50.84%,同比增長27.88%。加工貿易出口52.11億美元,占玩具出口總額的36.86%。“這樣的數據表明,中國玩具制造正穩步從代工生產為主,向自創品牌增加產品附加值和轉型升級穩步發展。”李卓明說。
以玩具無人機為例,廣東一航模公司生產的無人機不僅能實現航拍、測距等,還可通過手機APP操控,無人機航拍場景可以通過WiFi同步回傳到手機中貯存,“即使飛不見了,只要設定了自動返回程序,無需操控,它也會自己飛回來。”該公司一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產業轉移方面,從2008年開始,珠三角地區一些玩具企業也將部分產能向內地如韶關、陽江等粵北粵西地區作梯度轉移。
“2014年,粵東的揭陽、河源玩具出口金額分別大幅增長49.4%和41.7%;粵西的陽江和粵中的清遠分別大幅211.6%和47.7%,粵北的韶關增長16.9%。”李卓明表示,此舉有助于廣東的玩具產業鏈進一步壯實完善,同時,產業轉移后,生產成本下降,也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優勢。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粵東的汕頭、粵北的韶關玩具產業發展速度遠超深圳、東莞等廣東傳統玩具加工貿易生產基地,正日益成為廣東玩具產業自創品牌的主力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