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03 18:14:13
今日(3月3日)該公司宣布,以19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旗下血管醫療器械制造部門科迪斯公司(Cordis)給美國卡地納健康集團(Cardinal Health),從而完成了其退出心血管支架業務的策略。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美國醫藥和醫療設備制造商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的業務聚焦戰略還在繼續。
今日(3月3日)該公司宣布,以19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旗下血管醫療器械制造部門科迪斯公司(Cordis)給美國卡地納健康集團(Cardinal Health),從而完成了其退出心血管支架業務的策略。
根據強生方面對外公布的信息,該交易預計在2015年度完成。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強生最近幾年的戰略是逐步剝離其增速較慢、占比相對較小的業務板塊,逐漸向優勢業務板塊聚焦。科迪斯近年來業務萎縮是其被出售的主要原因。
資料顯示,科迪斯是血管介入技術研發和制造的領先企業,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2014年凈收入約 7.8 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科迪斯曾經以開發國際上第一款藥物洗脫支架(cypher)而居于全球領先水平,鼎盛時期的2003年該款產品貢獻20多億美金的銷售額,但是近年來其業務卻相對萎縮。
“國內的微創、樂普等心血管企業一直把超越科迪斯作為目標,2013年科迪斯由于在藥物支架領域競爭力下降,決定退出市場,從此業務逐漸萎縮,終于決定賣出。” 知名醫療器械投資人士劉道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如無意外,此項交易的要約期是 2015 年 5 月 30 日。在此期間,將有一系列的會議與相關勞資委員會和工會組織進行商議。如果此項交易的報價得到接受,根據慣例成交條件和監管部門的批準,該交易預計在 2015 年底完成。”強生方面在對外發布的信息中表示。
據了解,公司將在4月14日召開季度財報電話會議時進一步討論該交易進行過程中的財務影響。
"我們一直追求用最有效的資產組合管理方式來迎接最有潛力的機會,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病人、并推動公司發展。"強生公司全球大外科事業部的全球主席蓋瑞(Gary Pruden) 在聲明中表示。
很顯然,按照強生的戰略,公司將越來越聚焦在最具有潛力的業務方面,而對于增速較慢、占比不高的業務品類進行剝離。
此前就有消息稱,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凱雷已接近達成以約40億美元收購強生公司旗下奧托臨床診斷(Ortho Clinical Diagnostics)部門。強生2012年年報里,也透露出剝離奧托臨床診斷部門的意圖。
北大縱橫醫藥事業部總經理史立臣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進行業務聚焦的企業外資藥企不僅只是強生一家,昨日葛蘭素史克和諾華完成220億美元的置換交易,目的是加強各自最強的業務并退出較弱的項目,以應對各國醫療支出削減及仿制藥沖擊。
“外資企業很多都在剝離非主營業務,這正好是和國內的不少藥企正在跨界發展非主營業務相反。”史立臣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