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6 00:58:14
昨日(2月25日)公布的2月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50.1,預期值為49.5,前值為49.7,創近4個月新高。這也是該數據自去年12月以來首次高于榮枯線50,表明制造業活動進入擴張區間。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經濟數據喜迎羊年大吉。
昨日(2月25日)公布的2月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50.1,預期值為49.5,前值為49.7,創近4個月新高。這也是該數據自去年12月以來首次高于榮枯線50,表明制造業活動進入擴張區間。但欣喜之余,還需一顆平常心正確看待處于換擋期的中國經濟。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2月匯豐PMI初值回升,表明由于內需小幅提振,中國制造業略有好轉,但尚不穩固。
內需有所回暖
分項目來看,2月產出分項指數為50.8,高于1月的50.3,創5個月高點,表明內需有所回暖。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此前亦指出,目前企業心態較為積極,對全年經濟形勢抱有信心,2月春節過后補庫存需求料將加快釋放,帶動供應鏈活躍、經濟走勢趨穩。
中信證券評論稱,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使得前期大部分制造業行業出現了一定的快速去庫存,尤其是在去年四季度。從最新數據看,2月匯豐PMI初值中的原材料庫存和產成品庫存出現了擴張,這明顯不同于前期走勢。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依然存在著宏觀調控政策仍有空間、改革將釋放新紅利、經濟結構改善和效率提升的趨勢延續、去產能過程推進以及就業保持穩定等一系列積極因素。
盡管匯豐PMI數據報喜,但并不代表經濟下行壓力已經開始反轉。
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看來,受春節影響,2月的匯豐PMI初值的樣本僅是2月10日到18日的數據,存在一定擾動。結合其他數據綜合來看,2015年開局經濟承壓的態勢并沒有變化,主要體現在國內投資的下行壓力,同時外需的回落值得關注。
2月匯豐PMI初值中,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數降至47.1,為2014年4月來首次萎縮,表明出口需求疲弱。
就目前中國經濟基本面而言,最大的風險集中在房地產市場。民生證券認為,去年底的降息對房地產銷售的提振在衰減。全國房地產市場在分化,一線城市受益于人口流入等因素。多數二、三線城市受制于人口流出、庫存高企,貨幣寬松對房地產提振相當弱。預計一季度可能還看不到房地產銷售的明確拐點,房地產開發投資下行周期不改。
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應理性地正視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的增長瓶頸,供求關系、信貸環境以及市政規劃等基本市場因素,將成為影響未來市場走勢的主導因素,平穩增長、區域分化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新常態。
張大偉進一步表示,大部分企業對2015年持謹慎態度,目前公布2015年銷售目標的企業大部分都非常謹慎,這也代表了大部分企業態度。在3月份多數城市的項目將依然處于平價走量的促銷狀態。
機構:還需政策“禮包”
長江商學院發布的中國企業經營狀況指數中,企業融資環境2月數據為40,1月數據為41.7,微幅下降,低于50榮枯線,這表明當下企業融資環境不佳。
數據發布方解釋稱,由于選取的樣本中民營企業占多數,因此該指數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營企業的融資狀況。
這也折射出目前我國實體經濟運行中“水”與“樹”的關系。1月人民幣貸款超預期增長1.47萬億元,推動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速由上月的13.6%上升至13.9%。
但瑞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1月強勁的信貸增長可能夸大了實際信貸需求或“有效”的信貸擴張。目前中國債務占GDP的比重超過200%,如果假設四分之一的企業和地方政府的現金流不足以償還利息,那么每年可能有超過10%的新增信貸用于償還利息。
多數機構均認為,羊年的開年政策“禮包”對今年經濟有一個穩健開局頗為重要。民生證券就表示,盡管匯豐PMI預覽值顯示新訂單上升正帶動企業生產動力提高,但在地產周期大的下行拐點,預計可持續性不強,未來經濟還需貨幣寬松和基建“穩增長”托舉。
汪濤分析稱,去年四季度以來,通脹下行將實際利率推高了100多個基點,與實體經濟持續下行形成鮮明反差,這導致還息負擔加重、實際貨幣條件被動收緊。預計今年央行有兩次降息,隨著春節因素影響的消退,3~4月可能有一次降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