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1-20 10:09:25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為進一步落實國家節能低碳發展戰略,促進能效信貸持續健康發展,近日,銀監會與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了《能效信貸指引》(以下簡稱《指引》)
銀監會、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就《指引》答記者問時表示,《指引》旨在鼓勵和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開展能效信貸業務,有效防范能效信貸業務相關風險,支持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技術改造升級,促進節能減排,推動綠色發展。
向重點領域傾斜
《指引》明確了能效信貸重點服務領域為工業節能、建筑節能、交通運輸節能以及其他與節能項目、服務、技術和設備有關的重要領域。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預測,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將在15%以上,到2015年末,總產值將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備案節能服務公司總數已達3210家。節能環保產業巨大的發展空間創造了快速增長的融資需求,也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能效信貸業務、進行能效項目技術與風險評估等方面提出了挑戰。
對于該領域信貸風險如何把控,銀監會統計部副主任葉燕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能效領域的服務商都是輕資產的公司,風控比較困難。不過,理論上看起來難,真正做起來并不那么難。
“控制風險,首先要看用能單位,用能單位和和產能有關系,產能是否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先有的技術能否做到節能,節能量要有一個測算;如果節能可以達成意向做了,具體誰來實施很重要,實施單位要有技術團隊,實施單位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節能收益的測算,經濟下要可行;第五,節能收益有一部分分享,用戶和節能服務公司要分享,合同和承諾都很重要;最后,應收賬款還要去合格的登記機構登記,貸后監測非常重要。”葉燕斐說。
浦發銀行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楊靜表示,綠色信貸對分支行也是約束考核,進行全方位的風險管理體系,對項目進行分類管理,要求分支行做調查評估,客戶也要提交環境社會風險計劃,承諾寫到借款合同里面,違反合同有相應的措施,而在這個領域關鍵要有一批隊伍,從總行到分行,該領域從技術上面的評估并不是銀行擅長的,有些要依靠外部的機構,做審核把關,我行相繼和國外的大型機構合作進行人員培訓。另外,開發新的產品至關重要。
未來或發行綠色金融債
為加強對小微、三農等國家重點支持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近年來,商業銀行紛紛發行小微、三農等專項金融債,而在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綠色金融債是否會成為支持綠色金融的重要工具呢?
2014年,興業銀行發起、興業信托作為受托機構的國內首單綠色金融信貸資產支持證券——“興元2014年第二期綠色金融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招標,興業銀行得以釋放信貸規模約35億元。據了解,該單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基礎資產池全為興業銀行的綠色金融類貸款,基礎資產池由38戶借款人合計48筆公司貸款資產組成,來自16家興業銀行分行的貸款項目,分布于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及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等16個行業。
葉燕斐表示,綠色信貸雖然做了多年,但還沒有達到像三農、小微那么重要。
興業銀行環境金融部副總經理巫天曉表示,2015年,綠色信貸會延續以往的政策,節能環保等是重點支持行業,盡管信貸規模很緊張,但這一塊是有保障的,審批上也是綠色通道,比其他都要快,投向和審批上都會按照這個路子走下去。
楊靜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監管政策出來后,金融債推行會很快,金融債可以給銀行提供定向的資源支持,行內綠色信貸余額1500多億,累計投放金額3000億元,對公貸款中占比11%左右,如果發專項債可節約很大的規模。
某銀行投行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綠色信貸確實是一個藍海領域,有一些企業貸款難度大,銀行如果給其貸款就有很大的溢價主動權,但前提是要做好一定的風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