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4-12-31 15:51:30
12月底,小米又新一輪融資11億美元,公司估值高達450億美元。雷軍說要“投資不止100家企業”,構建整個小米生態鏈。大家都很好奇,在手機、可穿戴設備等硬件之外,雷軍還將跨界投資哪些細分市場?
每經編輯 尚希
邦地產獨家報道小米式公寓——You+國際青年公寓之后,又最新發現:雷軍已經悄悄盯上了家庭裝修領域,嘗試“用互聯網改造裝修”。作為房地產下游產業,市場容量過萬億的家裝行業仍然行走在傳統、粗放的道路上。
2014年6月,41歲的陳煒從一家家居公司離職創業“愛空間”。他用一周時間做PPT,兩個月后和雷軍談話一個半小時,2014年8月拿到了順為資本領投、總共超過5000萬元的A輪投資。
699元的裝修單價、20天完工,在雷軍“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的點撥下,陳煒能給傳統的家裝市場帶來顛(you)覆(zheng)性(yi)的surprise嗎?在小米“智能家居生活”產業鏈上,“愛空間”會比You+國際青年公寓更能成為“爆款”產品嗎?
“小米家裝”
這份PPT花了陳煒一周時間來準備,他最終把標題定為“小米家裝”。
倒不是故意迎合即將見到的這位“觀眾”,陳煒打心眼里覺得自己做的事“很小米”。
一周后,在小米公司的辦公室,陳煒見到了他的“觀眾”——雷軍。
這場談話持續了一個半小時,超出了雷軍與其他被投資人見面的平均時長。陳煒第一次見識到了雷氏風格,他出了幾身汗。
臨走時,陳煒扔下一句話,“不管投不投,我就這么做了。”
一段時間以后,陳煒創辦的這家裝修公司——愛空間,獲得了超過5000萬元的投資,雷軍的順為資本領投,其他幾家成熟基金跟投。
如果不是雷軍,在外界眼中,愛空間也許只是一家打著“互聯網思維”的普通裝修公司罷了。和You+從事的長租公寓一樣,裝修行業也處于野蠻生長階段,極不透明且充滿爭議。
陳煒看到11月底被邦地產“捅出去”的You+國際青年公寓備受輿論關注,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要找You+創始人劉洋“聊聊被曝光之后的感受”。
他和劉洋的交叉點,正是雷軍;確切說,應該是順為資本,雷軍用它投資了小米手機業務之外的領域。作為愛空間的創始人,陳煒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創立了這個品牌,并拿到了雷軍的投資。
據邦地產另外了解,愛空間已經在進行B輪更大規模的融資。
沒個0%的毛利率,
不好意思跟小米打招呼
見到雷軍之前,陳煒其實已經被周圍一圈從事互聯網行業的朋友“洗過腦”,但殘留的傳統思維還在他腦海里揮之不去。
陳煒,愛空間創始人
陳煒問過很多人:為什么電子商務發展了十多年,卻改變不了一個裝修行業?他就想做一個改寫規則的人。
他把裝修公司搬到天貓上,打出了899元一平米的套餐價。市場部的人員都用上了“旺旺”,在線等候。客戶倒是來了,房子也裝完了,五星好評也拿到了,陳煒卻高興不起來。
“他們怎么不surprise呢?”不管是價格還是工期,陳煒覺得都已經遠遠超出了行業水平,但客戶的反應讓他覺得夢想還沒有照進現實。
就在這時候,有人推門進來,突然間,陳煒覺得夢想向他砸了過來。
進門的是順為資本創始合伙人CEO許達來,“這將是一個價值100億美金的公司啊!”陳煒當時就傻眼了,“雖然我腦子里全是夢想,但我真沒想到會這么多啊!”他必須清楚地記得這一天——2014年8月5日。
那時候,愛空間誕生不過兩個月。
2014年8月中旬,在許的安排下,陳煒見到了雷軍。于是就有了文章開頭那一幕。雷軍看到這個PPT的標題,笑了笑沒說話,聽了十分鐘,雷軍打斷了陳煒。
“什么是小米的商業模式?”雷軍問。
“七字理論唄。”陳煒答。
雷軍反問,“現在裝修工期兩個月,那你最短可以多長?”
因為之前與開發商合作過樓盤精裝修的樣板間,陳煒估算過,如果加班加點,理論上20天可以實現,但成本會非常高,也很冒險。
“20天吧。”陳煒脫口而出,他并沒當真。
雷軍一拍大腿:“好,就20天!晚一天給客戶(賠)一萬塊錢。”
陳煒還沒緩過神,899元每平米的定價又被雷軍砍掉了22%,只剩下699元。
雷軍講故事,“你知道有一家公司堅持了30年毛利率只有10%,并做到了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它就是沃爾瑪。”雷軍還搬出了自己的故事,“當年第一臺小米電視的成本要比售價高出500元,我咬著牙賣了。”
成本價銷售是雷軍眼中的硬性條件。陳煒原本以為他行業里可以賣到1299元的套餐他賣到899已經夠慷慨了,現在才明白,要是沒個0%的毛利率,你都不好意思跟小米打招呼。
走出雷軍辦公室,已經出了幾身汗的陳煒感覺一身輕松,心里又是沉甸甸的,相比最終敲定的投資額,他的更大收獲是這場談話顛覆了他原有的思維模式。“我原以為我做的事情跟小米的商業模式很接近,但其實我還是在用傳統模式思考問題,但雷軍一下子就好像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脈。”
顛覆的邊界
如果你恨一個人,就讓他去裝修。
陳煒用“微笑曲線”形容傳統的裝修過程,“買房子大家都很高興,但裝修又是痛苦的,心情就像拋物線沉入谷底,房子裝完看到這個家越來越像樣,又會笑起來,我們就是想讓中間這段低谷期也能笑起來。”
但凡有過裝修經歷的人,且不說各種裝修材料“霧里看花”摸不清真偽,與裝修公司斗智斗勇耗時耗力,時間成本是最大的消耗,大部分時間不是用在監工上,就是往返在住處、單位和新房的路上,到了最后房屋驗收階段,少不了各種妥協無奈。
“簡直就是滿身痛點的一個行業。”陳煒感慨,當初他懷著夢想離開博洛尼公司,就是想解放被裝修所禁錮的一代年輕人。
他的想法是,將家裝整合成一個標準化商品,用互聯網思維整合行業,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最優的家裝。
但這到底能否實現?在去愛空間的路上,我始終持保留意見。而今的家裝市場上,“裝修套餐”并不少見,之前邦地產記者自己就曾差點體驗某知名裝修公司的“幾萬塊精裝搬回家”的裝修套餐,結果交完定金之后落荒而逃。夸張點說,“扶個掃帚都要收錢”,各種隱性收費讓人苦不堪言。
邦地產記者現場探訪
抱著一顆受過傷的心,邦地產記者去了位于北京北四環的愛空間線下體驗店,從一層往下的樓梯間墻壁上,“解放一代年輕人”的slogan隨處可見。陳煒說,這句口號的靈感來自于雷軍。
第一個被解放的年輕人叫劉大山。
劉大山(著紅衣服者)
他位于北京豐臺區福海棠華苑小區的一套57.92平米的一居是愛空間微信公眾號首次實時播報“20天家裝奇跡”的主角。在劉大山家裝修過程中,愛空間派出產業工人85人次,20天一共發送微信溝通消息263條,處理了3次應急問題,配合劉大山調整了1次工期安排。
劉大山跑了兩次工地現場,一次是開工當天,另一次是收工當天。
劉大山是不是托兒?陳煒說,其實是朋友的朋友介紹來的,當時只是想內部做公測發發微信,結果市場部的同事在朋友圈一轉發,關注的人多得超出預期,自然倍感壓力山大,讓陳煒覺得必須要把這件事情做好。
試營業的第一天,依靠朋友圈里的互相轉發,來了60多人。正巧遇上來展廳選窗簾的劉大山。經過大山的賣力“忽悠”,當場就有人拍下了定金,愛空間接下的訂單排到了年后。“現在要是預定,只能到3月份再施工了。這倆月都排滿了。”陳煒沒想到,自己這么快就收獲了一批粉絲。
邦地產記者在現場發現,不同于其他主打套餐裝修的公司將大量的原材料擺在展廳供顧客選擇,愛空間的展廳只有三種不同戶型的樣板間,裝修材料全部展現在這幾間房子里。主要的合作品牌多是行業知名品牌。陳煒說,要保證成本價,就要靠渠道優勢。他要做的就是把家裝的渾水變清,讓所有環節都透明。
在裝修鏈條上,愛空間既是產業鏈的整合者,也是品牌商的使用者。由于699元的剛性價格,想要在渠道上有利潤,愛空間必然要以規模作為談判條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