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7 01:42:2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記者 王硯丹
在滬港通到來之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華泰證券旗下QDII產品——華泰紫金龍-大中華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投資主辦唐志先生,請他談談在過去擔任紫金龍的近三年時間里參與港股市場投資的感受。
A股與港股市場存兩大差異
NBD:您好,唐志先生,您自2011年12月起擔任紫金龍投資主辦,目前已經將近三年時間了,請問您和紫金龍團隊在對H股的研究和投資中,感覺到H股投資與A股投資有何不同?
唐志:感受到的最大不同是中國香港市場比較理性,其次,中國香港市場受歐美市場影響更大。
對于中國香港市場的理性。以最近的兩個案例來看,一是2014年10月31日,雅士利國際(01230,HK)公告,將以3.7港元/股的價格向達能亞洲增發11.86億股股份。雅士利國際之前的收盤價為3.16港元,10月31日復牌當天,股價以3.4港元高開,收市報2.88港元,跌幅達9.15%,直接造成當日收盤價比向達能亞洲定向增發的3.7港元/股的價格低22.16%。
二是2014年9月9日,貝因美(002570,SZ)公告,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將以每股18元人民幣的價格要約收購貝因美不高于2.05億股股份,貝因美之前收盤價為14.36元人民幣,9月9日復牌當日漲停,10日繼續漲停,11日打開漲停,當日繼續上漲3.28%。
從這兩個案例可以看出,同樣是國際巨頭溢價收購國內嬰幼兒奶粉龍頭企業,香港市場對達能收購雅士利的反映就較為理性。
其次,中國香港市場由于之前大部分市場參與者為歐美的機構投資者,因此市場整體受歐美市場影響更大。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8月24日~10月27日,恒生指數下跌了48.27%,而同期上證指數的跌幅僅為28.25%;2011年歐債危機期間,8月1日~10月4日,恒生指數下跌了27.58%,而同期上證指數僅下跌12.68%。
港股投資應避免炒概念
NBD:港股市場和A股市場投資交易制度安排并不相同,請問在習慣了A股“T+1”和漲跌停板交易的內地投資者,在參與港股投資時應該注意什么?如何規避投資港股可能出現的一天暴跌50%的風險?
唐志:港股市場更需要加強對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和采取分散投資的策略。港股市場由于實行注冊制,上市公司的殼資源基本沒有價值,因此市場有大量小市值且無流動性的仙股 (股價低于1港元的股票)。在這種背景下,A股市場現行的炒概念、炒重組的投資方法,在港股投資上就根本不適用。
NBD:那么,您對滬港通開通后,內地普通投資者參與港股市場有何建議呢?
唐志:首先內地投資者需要熟悉一下市場規則。港股與A股不同,有T+0、做空、衍生品等A股沒有或不完善的交易品種和機制。其次,需要遵循港股主流的投資哲學。港股市場是成熟市場,機構投資者比較青睞消費品、醫療、服務行業,偏好大市值股票。
NBD:滬港通之前,A、H股的股價已基本接軌。請問紫金龍投資團隊對于滬港通開通后的港股市場走勢如何看?港股市場上,未來哪些行業和公司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唐志:正如前面所談到的,港股一方面受內地在港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影響,另一方面受歐美機構投資者的影響。整體來看,目前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壓力較大,受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退出的影響,歐美投資者的判斷也趨于謹慎。我們對于滬港通開通后的港股市場持謹慎樂觀的態度,青睞消費、醫療、互聯網龍頭企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