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楚序平:混改要杜絕暗箱操作 應加快員工持股步伐

每日經濟新聞 2014-11-05 00:47:36

楚序平從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的主體、員工持股的前景以及企業“聯姻”等角度,細致剖析下一步國資國企改革的可操作路徑。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今天你持股了嗎?”在10月27日的國企改革十月談現場,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力推員工持股,并直言當前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資本應該是積極的大股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定調,未來將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為民資持股創造良好條件。

在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踐基礎上,楚序平從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的主體、員工持股的前景以及企業“聯姻”等角度,細致剖析下一步國資國企改革的可操作路徑。

定價須杜絕暗箱操作

和誰混合至關重要。就像結婚必須選擇好對象,優勢互補、習性一致、價值觀一致,才能使婚姻幸福長遠。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國資國企改革的下一步,將著力推進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

其中,一是和非公有資本的混合,要選擇合格的投資者去開展混合;二是和社會資本的混合,當前要加大力度,創新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形式,更多向包括社保基金、保險基金、產業基金等更廣泛的戰略投資者發展混合所有制。

三是將積極提供公眾參與混合所有制的機會。混改不能只是對大資本敞開門戶,國有企業也應該降低混合所有制投資門檻,向社會公眾開放,通過資本市場引入公眾小額投資,保障公眾參與的公平機會,最大限度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

四是積極發展雙向混合所有制經濟,不僅僅是非公有資本進入國有資本搞混合,還要提倡國有資本主動進入非公有資本混合。

在楚序平看來,在當前改革的特殊時期,非公開定向增發需要周密的、經得起質疑的特定理由,要高度謹慎。所謂定向增發,就是選擇特定少數投資者,或者向內部原來股東增發,改變股權比例,轉移企業控制權,這種方式不公開、不透明、沒有競價,很容易產生利益輸送,很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應該堅決糾正。推進混合所有制,必須避免暗箱操作,堅持進場交易、競價交易、陽光操作,充分披露股東信息,讓市場發現價格,讓法定程序和市場機制決定對價,才能保障國有資產安全。

而對與外資企業搞混合所有制經濟,建議盡快建立健全國家產業安全審核把關制度,要高度重視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企業的控制權,對和人口基數高度相關的糧食、醫藥、水務等具有類似人頭稅特征的產業,要更加謹慎,加強最終控制權的風險評估,防止類似行業境內上市公司控制權向境外轉移,防止損害公眾利益,確保中國經濟安全。

保護中小股東權益

在資產定價等產權交易陽光透明的基礎上,還須考量的關鍵性問題是,未來誰來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

當前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確實存在一個困境,就是公私雙方都有疑慮,國有企業擔心國有資本流失,私有企業擔心國有企業機制僵化、損害利益。

楚序平直言:“我個人認為,問題的核心在于怎么保護中小股東的權益,規范大股東行為。國有企業作為大股東,要切實保障中小股東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求償權,依法合規披露關聯人以及關聯人交易、損益、經營預算和收益分配,依法依規分紅,切實保障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做模范的企業公民”。

當前,要強化制度建設,保障“同股同權、同價同酬”,加強司法救濟,明確大股東和管理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規范大股東行為,內外兼修,模范保護中小股東權益。

國資委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當前在OECD(經合組織)國家的國有企業,平均有一半以上屬國有獨資,所有國家國有企業都是完全或大部分由國家控制,上市公司平均只占10%,少數國家國有企業沒有一家上市。而新加坡淡馬錫下屬國有企業一半也是國有獨資企業。

近年來,英、美等國家出現了上市公司由于股權高度分散、治理失效、內部人控制問題,重新通過收購股權退市的私有化現象,說明所謂股權高度分散、沒有明顯控股股東的無主上市公司模式,不是實現有效公司治理的產權基礎,所謂“一股獨大”不是公司治理失效的原因。

楚序平認為,英美高度分散的股權結構,要求有配套完善的投資者保護機制,要求有發達的資本市場,而當前我們這些方面都很缺乏。西方國家的實踐證明,國有企業不可能搭私有企業的便車。

而從市場經濟發展規律來看,任何產業都呈現出有效競爭的寡頭模式,這是金字塔結構的頂層,要么是私人寡頭,要么是私人寡頭聯盟,要么是國有資本的代表。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發揮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

所以,下一步在產業領域,國有資本主要應該是積極的大股東,而不是消極的財務投資者。要通過制度創新,盡快形成大股東控股、二股東監督、中小股東搭便車的治理格局,保護各方面的投資利益。

加快員工持股步伐

在股權多樣化改革層面,應盡快著手深入推進員工持股改革。在楚序平看來,員工持股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最閃亮創新,是混合所有制最閃光的亮點。“我認為,企業的價值是由資本、風險、管理、科技、簡單勞動等五個部分共同創造”。他說,除了資本價值和風險價值是資本屬性的,其他企業家的復雜勞動、科學家的復雜勞動和普通員工的簡單勞動,都是人力資本,都是對企業的投入。國內外最優秀成功的企業都是員工持股的。

因此,未來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私人企業,還是外資在華的企業,都應當推進員工持股改革。可以這么說,只有員工持股的企業,才可能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好企業。未來員工聊天,應經常問這句話“你持股了嗎”?

當前,有的企業推進員工持股改革,但實際上只是管理層持股,而不是員工持股。推進員工持股改革,應該堅持在新增利潤基礎上的增量改革原則,不能打存量資產的主意,不能把現有的國有資產量化在員工身上,不能把員工持股改革演變為瓜分國有資產風。

楚序平直言,在改革的過程中,應該堅持激勵為主原則,防止出現“平均主義大鍋飯”,防止福利化不良傾向;應該堅持促進科學決策原則、堅持規范管理原則,對員工股權流動、股權退出等作出前瞻性規定,設置退出機制,而不是終身制;設置有效的股票流動制度,防止員工股權外部流失,防止被私下惡意收購,使持股員工范圍始終處在為企業作貢獻的范圍內。

而涉及未來國有股權定性方面,則應特別警惕所謂國有 “優先股”之類的混合方法。楚序平舉例表示,有的地方所說的國有“優先股”混合改革,實際上國有優先股股東沒有派出董事的權力、沒有股東重大事項表決權、沒有退股權,只是預先設定股息收益率,股息不能根據公司經營情況而增減,不能參與公司的剩余利潤分紅,也不享有除自身價格以外的所有者權益,如資不抵債的情況下,優先股會有損失。這說明,所謂“優先股”,其實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類似舉債集資的形式。所謂“優先股”不是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正確方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久久 | 亚洲欧美另类色妞网欧美吧 | 太粗太深了太紧太爽了国产 | 久久免费视频第一页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无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