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5 00:47:00
過去一周,A股市場異常火爆,滬指周漲幅和點位均創近20個月新高。在四中全會推進“依法治國”、高鐵拓展海外市場、滬港通預期重燃、資金利率繼續走低,加之新股資金回流等利好因素共振下,市場強勢反彈。從指數來看,受益于滬港通的券商/保險為代表的滬深300非銀行指數上周漲5.92%,在眾多指數中表現出色。
在整體市場向好的背景下,作為“股市放大器”的非銀金融板塊投資正當時。從DDM模型三因素角度看,當前A股市場正面臨多重戰略性配置機會。一是無風險利率繼續下降,在官方利率及存款準備金率沒有調整的情況下,央行不斷通過各種方式實現放松,已經取得一定效果。票據貼現利率逐步下行,已經回到了約3.4%左右的水平,這是自2010年下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市場利率的下行,對實體經濟的恢復將是有利的,也將利好股市和債市。二是盈利改善:資本市場上漲的客觀基礎源于企業盈利改善,而企業盈利既取決于經濟增速,也取決于實體融資成本以及改革轉型。三季度業績顯示非金融上市公司現金流出現同比改善,現金流占收入的比例也從去年同期的5.0%擴大至5.3%。三是實際利率的下行將提升風險偏好,帶動新增資金流入。除了改革轉型帶動的風險偏好上升外,資本市場開放,引入長期資金入市也是A股配置價值抬升的有效途徑。非銀金融板塊的波動性大、彈性十足,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非常適合作為投資者把握反彈行情的高效工具。
同時,非銀金融板塊中的證券、保險行業基本面仍持續向好,券商將是資本市場改革與擴容的最大受益行業。從三季報業績來看,市場回暖以及創新業務驅動,證券行業三季報增長55%;今年前三季度,市場日均股基成交量2200億元,同比增長14%(總成交量增長20%);滬深300和中證全債指數分別上漲5.2%、7.3%;融資融券余額提升至6110億元,同比增長110%。市場的回暖和資本中介等創新業務的驅動,在行業傭金率下滑的背景下,帶來了證券行業業績的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長55%,全年有望增長40%以上。且政策面持續向上,行業杠桿進入上升通道,ROE有望進一步提升;做市商機制、收益憑證、資產證券化等一系列政策預期均將推動券商業務創新。未來風控指標有望進一步下調,理論杠桿率或將提升到10倍。行業杠桿率目前已經進入上升通道,未來通過內部發債+外部產品化繼續增加杠桿。證券公司ROE有望進一步提升。年初以來,券商板塊表現平淡,行業整體估值下滑,主要是市場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沖擊有所擔憂,但目前互聯網對券商帶來的沖擊已逐步反映在股價中,在當前行業業績靚麗、大盤流動性充沛、政策面向上等因素影響下,券商板塊投資價值彰顯。
對于保險行業,基本面上資產端投資收益率上升,負債端保費增速回暖。保險行業基本面今年以來表現出色,業績拐點出現,源于債市回暖和行業資產配置變化,資產端投資收益率大幅提升;行業保費在2011~2013年連續下滑后出現拐點,今年保費增速回暖。保費高增速受益于三方面的因素:新單保費基數低,帶來高增速;投資收益上市,帶來更高的分紅預期;隨著市場利率的推進,銀行理財收益率持續下滑,信托風險暴露,市場資金回流保險。而在政策面上國十條、遞延養老稅等催化劑驅動:“國十條”給出了保險行業未來的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預計后續政策將陸續出臺。遞延養老稅預計會在不久的將來在上海先行試點,一旦遞延養老試點在全國推廣后,將為壽險行業帶來穩定的保費增速。保險估值目前處于歷史低點,目前行業平均P/EV僅1.0倍,處于歷史最低水平。
市場總是在不經意間就實現了華麗轉身,沉寂許久的非銀金融板塊的投資時機已然來臨。但斌在其著名的投資著作《時間的玫瑰》中寫到:“投資不需要高等數學,只需要常識和智慧。”我亦相信時間是最好的朋友,讓我們靜待時間的玫瑰悄悄地綻放。 (余海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