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0 01:12:5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區家彥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區家彥 發自廣州
9月17日,國內最大的商業地產營運商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達商業地產)在港交所發布招股書,試圖敲開資本市場大門。
據《華爾街日報》早前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指出,萬達商業地產本次籌資規模約為50億至60億美元。業界普遍預期,這家總資產規模達到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巨無霸企業有望成為有史以來在港上市的最大房地產公司,市值規模有可能達到300億~600億美元(折合約1841億~3682億元人民幣)。
如果單純從財報觀察,萬達商業地產仍然無法擺脫房地產企業目前面臨的困境,這包括毛利率下滑、負債率上升,且租金收入在整體收入中占比不高。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萬達商業地產近三年土地成本持續下降,隨著公司成功上市并打通低成本的海外融資渠道,均為其毛利率回升及優化債務結構帶來積極作用。
更積極的因素在于萬達O2O模式,它不僅是萬達廣場租金收入提升的關鍵,也有望使其獲得較高估值。
毛利率有望見底回升
招股書顯示,萬達商業地產的主營業務為“開發及銷售住宅、辦公及零售物業”、“開發、租賃及管理持作投資的商業物業”和“開發及經營酒店”。
從收入結構來看,物業銷售收入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2011~2013年,公司物業銷售的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89.6%、85.6%和86.4%。
然而,與大多數住宅類開發商相同,萬達商業地產的物業銷售業務難逃利潤下降的困境。2012年、2013年與2014上半年,公司物業銷售的毛利率分別為50.6%、40.9%和39.1%,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
更甚者,在扣除投資物業公允值增值后,公司盈利能力下滑速度明顯。克而瑞研究發現,2011年到2014上半年,萬達商業地產的評估增值占除稅前溢利的比例從45.37%增至62.33%。今年上半年,萬達商業地產除稅前溢利為49.17億元,但投資物業公允值增加額度為52.27億元,扣除評估增值后公司的核心凈利潤僅為1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77%,核心凈利率僅為4.2%,低于其他龍頭房企。
“投資物業公允值增值就是通過物業賬面升值所帶來的賬面利潤,但這部分利潤并不能帶來任何實際現金流的增加,核心凈利率更能如實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萬達商業地產今年上半年核心凈利潤下跌幅度有點偏大。”盛富資本總裁黃立沖表示,公司在招股書中預期今年全年純利不低于199.33億元,核心凈利潤不低于132.35億元,因此上半年的凈利潤大跌是否只是短期現象有待觀察。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很可能是公司利潤率的低點。招股書顯示,在2011~2013年,萬達商業地產的平均土地成本分別約為1821元/平方米、1171元/平方米及1096元/平方米,在土地成本水漲船高的大環境下,其拿地成本逆勢下降的趨勢明顯。
“去年萬達的土地成本僅占平均售價的9.18%,遠低于萬科、龍湖等主流房企,蘭德咨詢對上市房企土地成本的統計也顯示,地價低于10%的企業僅占全部上市房企的6.4%,這得益于萬達的商業模式迎合了地方政府的發展需要。”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認為,土地成本是房地產開發中占比最高的成本項目之一,隨著近三年拿地的項目陸續完成銷售并進入結轉期,地價下滑有望為毛利率的回升帶來強大的支撐作用。
此外,萬達商業地產2013年的利息支出高達97.98億元,接近當年約100億元的核心凈利潤,融資成本高企的原因在于萬達對信托融資的依賴度不斷增長。2011年~2014年上半年,其信托融資金額從114億元大幅增至433億元,在整體借款的占比從16.4%升至25.2%,導致整體融資成本達到8.8%。而當萬達商業地產上市后打通海外融資市場,公司整體融資成本或出現大幅回落。
“萬達作為國內商業地產的龍頭,海外發債的融資成本有望低于龍湖地產、碧桂園等民營內房股的債券利率,預計在上市后公司會發行新債替換前期的高息信托貸款,融資成本的下降為公司毛利率的回升帶來更有力的保障。”宋延慶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