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7 01:27:11
“當今市場環境中,再不可能有任何一家盜版網絡視頻公司能繼續生存下去。”在9月16日上午的國際版權論壇上,愛奇藝公司首席內容官馬東做主題演講。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江然 實習記者 丁舟洋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江然 實習記者 丁舟洋發自成都
互聯網視頻行業正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席卷影視行業。
“當今市場環境中,再不可能有任何一家盜版網絡視頻公司能繼續生存下去。”在昨日(9月16日)上午的國際版權論壇上,愛奇藝公司首席內容官馬東做主題演講。
對于版權保護對互聯網視頻行業的促進作用,馬東感觸頗深。在他看來,影視版權保護也給了網絡視頻公司原創影視作品的動力。“影視版權保護機制的日益完善,讓影視市場變得更加公平、有效。”
今年7月,愛奇藝成立影業公司,計劃一年內與國內外電影公司聯合出口8部以上大屏幕的電影。“今年是中國視頻網站走向銀幕的第一步,得益于影視產業對版權市場環境的信心。”馬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自制影視作品將成為未來網絡視頻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愛奇藝會加大對自制內容的投入。”
版權保護成就行業商業模式
“許多網絡視頻公司,都經歷過野蠻生長時期。”馬東在論壇現場坦言,大部分網絡視頻行業的先驅者都因盜版問題而“陣亡”。
“10年前網絡視頻大量盜版的時候,街上還隨處可見盜版光碟。”馬東說,那時人們認為,網絡視頻的出現能為用戶和創作者提供更多樣的服務可能。
和其他行業一樣,行業的發展以技術進步作為先導,制度規范緊隨其后。2005年,視頻界開始“邂逅”版權規則。
此后,互聯網視頻行業突飛猛進。馬東認為,除了受益于數字技術的長足進步以外,更與對內容版權的保護和市場環境的改善密不可分。“10年前,靠自制、引進影視作品,為觀眾提供免費觀看,同時收取廣告費的商業模式,是視頻行業難以企及的愿望。在今天,這已成為現實。”
事實上,這種商業模式已成為行業通則。馬東表示,去年到今年,愛奇藝在正版版權購買上的投入超過15億元,這在10年前不可想象。“愛奇藝有9個終端,每天有超過1億用戶訪問愛奇藝,通過廣告每年產生數十億市場價值。”
版權保護讓視頻行業變得更加公平有效。馬東認為,如今再不會有任何一家盜版視頻網站能活下去,市場的獎勵和懲罰機制都相當鮮明。2013年,愛奇藝與PPS合并,主動撤下大量版權不清晰的內容,付出了巨大的市場代價。“但如果不承受這個代價,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中,將沒有生存余地。”馬東表示,只有保持高清正版的市場策略,才能生存發展。
內容生產掐斷盜版根源
昨日的演講中,馬東向大家展示了一張 “盜版戰爭關系圖譜”,內容處于圖譜中最重要的位置。在馬東看來,內容是盜版的命門,只有擁有強大的內容,更大的市場環境,才能掐斷盜版行業的生存基礎,讓內容生產為用戶提供更好服務。
馬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愛奇藝的自制節目通過臺網互動方式已得到市場認可,未來還將加大對影視內容的投入,培養研發團隊,獎勵創作者和制作者。“我們有信心,有版權保護機制,不讓商業投資者吃虧。”
一方面打擊盜版,另一方面,政府還出臺了很多鼓勵正版、鼓勵原創的機制。馬東認為,“獎勵正版激發了網絡視頻公司的原創動力,用獎勵正版的方式引導正版,讓整個內容創作和文化創意產業有發展基礎。”
對比網絡視頻公司與傳統影視公司的自制作品,馬東認為二者在“內容為王”上殊途同歸。
有觀點稱,網絡視頻公司能靠觸碰“大尺度”和“敏感政策”底線為獨特的吸引力。對此,馬東并不認可。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種短刺激不是長效機制,不符合互聯網盈利的“長尾模式”。他將愛奇藝的原創內容用戶對象,精準定位為“‘90后’到‘95后’為主,兼顧‘85后’和‘00后’,并以 ‘85后’女性為重要組成部分。”馬東指出,制作出與上述客戶群心靈共振的影視內容,是愛奇藝原創團隊的目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