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對新股業(yè)績“變臉”不能視而不見

每日經濟新聞 2014-04-08 00:53:35

新股的爆炒才剛剛落下帷幕,其業(yè)績“變臉”潮又悄然來襲。一些新股今年1月份才上市,3月份便紛紛預虧。不過,此次新股再現快速“變臉”一幕,留給市場的應該是更多反思。

每經編輯|曹中銘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曹中銘

新股的爆炒才剛剛落下帷幕,其業(yè)績“變臉”潮又悄然來襲。牧原股份、金一文化、東方通等新股今年1月份才上市,3月份便紛紛預虧。與此前相比,新股業(yè)績“變臉”的速度與“強度”毫不遜色。不過,此次新股再現快速“變臉”一幕,留給市場的應該是更多反思。

如果新股在掛牌前對業(yè)績可能會出現下滑的情形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而事實“不幸”被言中的話,其實也在情有可原之列,至少投資者已知根知底。但是,如果最終的結果出入較大,比如預計業(yè)績會下滑而“回報”投資者的卻是虧損,那無疑是值得商榷的。事實上,這在新股中不乏其例。

如今年1月28日牧原股份在中小板掛牌,在1月27日的上市公告書中,預計今年一季度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30%以上,凈利潤同比增幅在-20%~20%,凈利潤變化區(qū)間為2331.6萬元到3497.4萬元之間。而3月29日,上市公司預計一季度凈利為虧損4500萬元~6500萬元。其業(yè)績預告從小幅波動到大幅下降,從凈利潤下滑到產生巨額虧損,大大超出了投資者可接受的幅度。類似一幕同樣發(fā)生在金一文化身上。在上市公告書中金一文化預計今年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比變動幅度為-15.02%至-28.80%,金額在1550萬元至1850萬元之間,最終 “被修正”為虧損1200萬元至1900萬元。

近幾年來新股業(yè)績出現“變臉”現象已成一種“常態(tài)”,上市前業(yè)績高速增長,上市后露出“狐貍尾巴”的比比皆是。但對于IPO重啟后掛牌的48只新股而言,投資者對其業(yè)績狀況應該是抱有“信心”的。畢竟,這些新股都經歷了堪稱史上最嚴的財務核查。然而,所謂的“信心”,經不起現實的輕輕一擊。

筆者以為,新股歷經財務核查、抽查,并在監(jiān)管部門的高壓之下仍然出現像牧原股份等業(yè)績快速“變臉”的現象,某種意義上,這些新股的業(yè)績“變臉”也是甩給財務核查的一記響亮耳光。實際上,在違規(guī)成本低的大背景下,從綠大地、萬福生科等造假案例看,造假者對強行闖關均抱有僥幸心理,有鑒于此,監(jiān)管部門對再次出現的新股業(yè)績快速“變臉”現象絕不能視而不見。

首先,對上市前后業(yè)績產生大幅波動的新股啟動調查程序。自查、核查均查不出問題,上市后業(yè)績就出現“問題”,而且還不是一家上市公司,這種現象不是偶然的。因此,監(jiān)管部門有必要對這幾家上市公司進行立案調查,而上市公司所給出的解釋則不足為信。如果上市公司是采取包裝粉飾業(yè)績的方式欺詐上市的,應該履行其上市承諾回購所有公開發(fā)行股份(包括老股轉讓的股份),強制其退市并賠償投資者損失。如果不存在包裝上市情形,也要對其上市前忽悠投資者的行為進行處罰。

其次,相關上市公司的主承銷商必須給市場一個說法。值得關注的是,牧原股份與金一文化的主承銷商均是招商證券,而招商證券對牧原股份也是“情有獨鐘”,即使是牧原股份掛牌一個月后,仍然給予其“強烈推薦A”評級。保薦人、主承銷商與發(fā)行人屬于 “利益共同體”,自查、核查之后業(yè)績出現“變臉”,作為主承銷商,無疑不能置身事外。如果個中主承銷商沒有履行勤勉盡責的職責,對其嚴懲亦是應有之義。

當然,新股出現業(yè)績“變臉”,也為市場的爆炒行為敲響警鐘。今年新股、次新股爆炒之所以更為猛烈,是因為其經過了財務核查的 “洗禮”,但事實證明,財務核查也不靠譜。因此,對于今后上市的新股,投資者至少要保持一份警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曹中銘 新股的爆炒才剛剛落下帷幕,其業(yè)績“變臉”潮又悄然來襲。牧原股份、金一文化、東方通等新股今年1月份才上市,3月份便紛紛預虧。與此前相比,新股業(yè)績“變臉”的速度與“強度”毫不遜色。不過,此次新股再現快速“變臉”一幕,留給市場的應該是更多反思。 如果新股在掛牌前對業(yè)績可能會出現下滑的情形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而事實“不幸”被言中的話,其實也在情有可原之列,至少投資者已知根知底。但是,如果最終的結果出入較大,比如預計業(yè)績會下滑而“回報”投資者的卻是虧損,那無疑是值得商榷的。事實上,這在新股中不乏其例。 如今年1月28日牧原股份在中小板掛牌,在1月27日的上市公告書中,預計今年一季度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30%以上,凈利潤同比增幅在-20%~20%,凈利潤變化區(qū)間為2331.6萬元到3497.4萬元之間。而3月29日,上市公司預計一季度凈利為虧損4500萬元~6500萬元。其業(yè)績預告從小幅波動到大幅下降,從凈利潤下滑到產生巨額虧損,大大超出了投資者可接受的幅度。類似一幕同樣發(fā)生在金一文化身上。在上市公告書中金一文化預計今年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比變動幅度為-15.02%至-28.80%,金額在1550萬元至1850萬元之間,最終“被修正”為虧損1200萬元至1900萬元。 近幾年來新股業(yè)績出現“變臉”現象已成一種“常態(tài)”,上市前業(yè)績高速增長,上市后露出“狐貍尾巴”的比比皆是。但對于IPO重啟后掛牌的48只新股而言,投資者對其業(yè)績狀況應該是抱有“信心”的。畢竟,這些新股都經歷了堪稱史上最嚴的財務核查。然而,所謂的“信心”,經不起現實的輕輕一擊。 筆者以為,新股歷經財務核查、抽查,并在監(jiān)管部門的高壓之下仍然出現像牧原股份等業(yè)績快速“變臉”的現象,某種意義上,這些新股的業(yè)績“變臉”也是甩給財務核查的一記響亮耳光。實際上,在違規(guī)成本低的大背景下,從綠大地、萬福生科等造假案例看,造假者對強行闖關均抱有僥幸心理,有鑒于此,監(jiān)管部門對再次出現的新股業(yè)績快速“變臉”現象絕不能視而不見。 首先,對上市前后業(yè)績產生大幅波動的新股啟動調查程序。自查、核查均查不出問題,上市后業(yè)績就出現“問題”,而且還不是一家上市公司,這種現象不是偶然的。因此,監(jiān)管部門有必要對這幾家上市公司進行立案調查,而上市公司所給出的解釋則不足為信。如果上市公司是采取包裝粉飾業(yè)績的方式欺詐上市的,應該履行其上市承諾回購所有公開發(fā)行股份(包括老股轉讓的股份),強制其退市并賠償投資者損失。如果不存在包裝上市情形,也要對其上市前忽悠投資者的行為進行處罰。 其次,相關上市公司的主承銷商必須給市場一個說法。值得關注的是,牧原股份與金一文化的主承銷商均是招商證券,而招商證券對牧原股份也是“情有獨鐘”,即使是牧原股份掛牌一個月后,仍然給予其“強烈推薦A”評級。保薦人、主承銷商與發(fā)行人屬于“利益共同體”,自查、核查之后業(yè)績出現“變臉”,作為主承銷商,無疑不能置身事外。如果個中主承銷商沒有履行勤勉盡責的職責,對其嚴懲亦是應有之義。 當然,新股出現業(yè)績“變臉”,也為市場的爆炒行為敲響警鐘。今年新股、次新股爆炒之所以更為猛烈,是因為其經過了財務核查的“洗禮”,但事實證明,財務核查也不靠譜。因此,對于今后上市的新股,投資者至少要保持一份警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 欧美、日本v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啪 一区二图三区国产精品 | 永久国产盗摄一区二区 | 亚洲色国产欧美 |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