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8 01:18:2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成都
因茅臺酒出名,并且作為醬酒主產區的貴州仁懷,正寄望通過對酒業的整合謀變當地酒業的轉型。
昨日(3月27日),仁懷市政府在成都發布仁懷茅臺醬酒產區發展戰略,提出“茅臺醬酒產區集團化、規范化發展”的戰略。發布會上,仁懷市將以貴州省仁懷市醬香酒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懷醬酒公司)為平臺,整合當地酒企推出首款依托“仁懷醬香酒”品牌下的白酒產品。
據了解,雖有一家獨大的茅臺集團,但仁懷茅臺鎮還有許多以基酒銷售為主的中小酒企,如今市場環境發生變化,不少中小酒企面臨銷售困境,因此如今由仁懷政府出面進行整合。
昨日,仁懷副市長喻陽洪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仁懷地方酒企規模上都較小,因此,需要多種模式、方式走出來,目前主要是通過抱團、整合的方式。
整合當地十余家酒企/
3月27日上午,“中國酒都——貴州仁懷茅臺醬酒產區發展戰略發布會”在成都舉行。會上,仁懷市提出“茅臺鎮醬香酒產業集團化、品牌化、規范化發展戰略”,并正式啟動“仁懷醬香酒地理標志”。
仁懷市市委書記羅其方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通過此種模式,希望把仁懷地方酒業進而推向全國市場。
同時,整合當地醬酒企業的“茅臺鎮壹萬零壹窖生態釀酒聯盟”也宣布成立,并對在“仁懷醬香酒”平臺下的首款產品進行招商。
主導該款酒的平臺是成立不久的仁懷醬酒公司。據悉,仁懷醬酒公司于2012年成立,目前推出產品,意味著其正式開始運作。
仁懷醬酒公司一位人士表示,公司為仁懷政府全資公司,此次推出新品牌酒,是整合了當地十余家規模生產企業進行生產,公司負責品牌運作。
從產品的定位上,依托“仁懷醬香酒”品牌下的該款酒主要定位為中低端產品。
據悉,去年10月,“仁懷醬香酒”商標獲得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 “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證書。如今緣何宣告正式啟動 “仁懷醬香酒”地理標志,進而以此進行品牌、產品運作,背后有著怎樣的考慮?
昨日,喻陽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外界往往知道“茅臺”而不知道仁懷,仁懷醬酒的總體品牌太弱,因此對醬酒品牌的總體塑造有助于仁懷醬酒走出去,因此由政府出面推動“抱團出去”。
擺脫對基酒銷售的依賴/
對于推動“仁懷醬香酒”整體運作的原因,喻陽洪表示,前些年,當地醬香酒酒企以基酒銷售為主。但到2013年,市場形勢發生變化,導致當地基酒銷售遇困,酒企需要開拓新的銷售模式。
據了解,雖然茅臺集團作為當地酒業發展的龍頭,但長期以來,除了前者的一家獨大外,仁懷一直缺乏更多的知名酒企品牌,當地多達數百家的中小酒企往往以銷售基酒謀生。
2012年下半年以來,白酒市場形勢的變化,仁懷茅臺鎮原以基酒銷售為主的模式受到考驗。去年8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深入茅臺鎮進行采訪,在采訪中了解到,當地中小酒企基酒銷售明顯遇挫,一些小酒企選擇停產,甚至有企業開始轉而租賃或出售窖池等資產,當地酒業發展開始遇阻。
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仁懷完成規模以上白酒工業增加值350億元,同比增長28%;完成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總產值380億元,同比增長28%。而2012年的同期數據為,規模白酒工業增加值275.3億元,同比增長32%;規模白酒工業總產值308.3億元,同比增長31.5%。
前述仁懷醬酒公司的人士透露,公司具體運作的模式為,已集合當地具備一定規模的生產酒企組成產業聯盟,由參與其中的酒企提供基酒生產,公司提供品牌,并進行后期的銷售營銷。
“一是做大茅臺;二是發展地方酒業,目前是酒業低谷期,地方政府創造環境,保護醬香酒生產環境,推動地方酒業發展。”羅其方如此表示。
專家建議運作需下更多工夫/
“壹萬零壹窖是我們酒類企業整合的一個方向,也是一種模式和形式。”喻陽洪表示。
據了解,目前仁懷已在加快推進當地酒業的整合。去年,貴州省引進飲料業龍頭娃哈哈集團,意在整合仁懷當地中小酒企,做大酒業。
在去年11月的發布會上,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曾透露,除與金醬酒業合作推出產品外,其還與仁懷當地十余家酒企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據悉,茅臺鎮有數百家酒企,與茅臺酒廠一樣釀造醬香型白酒,不過受企業資金和規模限制,這些企業的市場份額都不大。此前,當地政府曾試圖推進由茅臺集團整合收購這些小企業,但效果不顯著。
如今,酒業形勢變得更為嚴峻后,仁懷政府寄望通過產區化概念的打造、推進整合來謀求發展。
“我們說一個觀點,其實仁懷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把資源優先配給有實力的、市場開拓能力的企業,在招商引資時我們就有標準和較高的要求,主要引進戰略投資者。”喻陽洪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去年吸引娃哈哈進入,對仁懷酒業走出去有著很好的作用。
對于仁懷大力推進白酒產業整合,白酒專家鐵犁認為,酒類營銷的未來方向之一是戰略營銷,“這是一種積極的探索”。
“整合的做法和思路是不錯的,但整合之后的具體操作層面,不能以傳統的思維來做,需要在品牌打造、運作方面下更多工夫。”白酒行業專家趙義祥建議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